木槿皮_木槿皮是中药吗_木槿皮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槿皮、川槿皮、白槿皮、芦树皮、槿树皮、碗盖花皮

性味:甘;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主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的茎皮或根皮。

原形态:木槿落叶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互生;叶柄长5-25mm,被星状柔毛;托叶线形,长约6mm,疏被柔毛;叶片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cm,宽2-4cm,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4-14mm,被星状短绒毛;小苞片6-8,线形,长6-15mm,宽1-2mm,密被星状疏绒毛;花萼钟形,长14-20mm,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钟形,淡紫色,直径5-6cm,花瓣倒卵形,长3.5-4.5cm,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雄蕊柱长约3cm;花柱枝无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mm,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色长柔毛。花期7-10月。

生长环境分布:原产于我国中部各地。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今疡医用皮治疮癣,多取川中来者,厚而红色。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2.《纲目》: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3.《医林纂要》:补肺渗湿,去热,安心神,通利关节。治肺痈,肠痈,衄血,消渴,心烦不眠。4.《饮片新参》:治黄疸。5.《陕西中药志》:煎液可洗治痔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8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五味藤_五味藤的医用价值_五味藤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丢了棒、象皮藤、一摩消、五马巡城、蝉翼木 性味:辛;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性肠胃炎;过敏性皮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鼻血雷

    鼻血雷(《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异名】鼻血连(《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 【植物形态】管花马兜铃,又名:钟铃藤细辛。多年生攀援草…

  • 白石花

    【中药名】白石花 baishihua   【别名】石花、石衣、蛤蟆皮。   【英文名】Lichen Parmeliae Tinctori。   【药用部位】为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

  • 驼乳

    驼乳(《饮膳正要》)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 【性味】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用主治】《饮膳正要》:…

  • 铅粉

    铅粉(《开宝本草》) 【异名】粉锡、解锡(《本经》),水粉(《范子计然》),胡粉(《参同契》),定粉(《药性论》),锡粉、流丹、鹊粉、白膏、铅白(《石药尔雅》),光粉(《日华子本草…

  • 巴豆_巴豆的功效和作用_巴豆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双眼虾、红子仁、巴贡、巴米、毒鱼子、銮豆、贡仔、八百力、巴仁、芒子、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性味:辛;…

  • 漏斗菜

    漏斗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血见愁(《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①小花耧斗菜多年生草本,高达40余厘米。基生…

  • 花脸细辛

    花脸细辛(《四川中药志》) 【异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四川中药志》),水马蹄(《中国药植图鉴》),土细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蹄细辛(《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半蒴苣苔_半蒴苣苔的功效和作用_半蒴苣苔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石花菜、尿桶草、石花、牛蹄草、牛舌头、白观音扇、石塔青、降龙草、石杓麦、乌梗子、岩茄子、岩苋菜、牛耳朵菜、蚂拐菜、大蚂拐菜、麻脚杆、岩莴苣、石莴…

  • 虎肉

    虎肉(《别录》)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动物形态详"虎骨"条。 【性味】甘酸,温。 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 ②《本草衍义》:"微咸。" ③《医林纂要》:"甘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