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角_牦牛角有毒性吗_牦牛角吃多了会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牦牛、旄牛、犣牛、毛犀、猫牛、竹牛、毛牛

性味:味酸;咸;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主高热惊痫;血热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牦牛的角。

原形态:牦牛,状如牛,体粗大,重在500kg以上,头及躯体背面的毛短而光滑。肩部有突起这隆肉。体侧、颈、胸、腹、尾、颌、喉部均被下垂的长毛,尤以尾毛为甚。通体暗褐黑色,吻部、鼻部稍杂白以。四肢短粗;雄兽角大,而雌盖角小,角基略扁,二角分离甚远,角先向上,再向外,近末端复向内向上,角尖略向后弯。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青藏高原的荒凉之处,怕热而不畏冰雪。喜游荡,常数十成群,以高原山谷的粗草为食。资源分布:分布于青藏高原,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段,东至四川西北部,南达西藏境内。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已驯为家畜。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山经经》郭璞传:牦牛,牛属也,黑色,出西南。2.《本草纲目》:牦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毛杂白色者,以茜染红色。《昨梦录》云,西夏竹牛,重数百斤,角甚长,而黄黑相间,制弓极劲,彼人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惊痫,热毒,诸血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9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兖州卷柏

    兖州卷柏(《本草图经》) 【异名】金不换、金扁柏、金扁桃、石养草、田鸡爪(《福建民间草药》),花肺金、茯苓蕨、飞扬蕨,烂皮蛇、扇卷柏(《广西中兽医药植》),石卷枯(《陆川本草》),…

  • 对节叶根

    对节叶根(《贵州草药》)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根,植物形态详"对节叶"条。 【性味】辛咸,寒。 【功用主治】活血止痛。治劳伤疼痛:对节叶根一两,刺五加五钱。泡酒服。

  • 贝母兰

    贝母兰(《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 雕骨

    雕骨(《纲目》) 【来源】为鹰科动物金雕的骨胳。 【动物形态】金雕,又名:鹑(《毛诗传》),鹫(《山海经》),鹜(《说文》),洁白雕、红头雕、鹫雕、大山?。雌鸟体长约1米。雌雄同色…

  • 铁蕨鸡

    铁蕨鸡(《贵州草药》) 【异名】散血连。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多羽新月蕨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羽新月蕨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疏被棕褐色鳞片。叶柄远生,长30~50厘米,黄绿色,…

  • 番薯

    番薯(《纲目拾遗》) 【异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瓜(…

  • 王孙

    王孙(《本经》) 【异名】白功草、长孙、黄孙、黄昏、海孙、蔓延(《别录》),牡蒙(陶弘景),早藕(《本草拾遗,),百节藕(《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四叶王孙的根茎。…

  • 猪屎豆_猪屎豆的功效和作用_猪屎豆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白猪屎豆、野苦豆、大眼兰、野黄豆草、猪屎青、野花生、大马铃、水蓼竹、响铃草 性味:苦;辛;平;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

  • 白薯莨_白薯莨的功效与作用_白薯莨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白米茹粮、山仆薯、山薯、板薯、地遍、山朴薯、大力王 性味:辛;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梅毒;下疳;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

  • 樟树果

    樟树果(《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红叶木姜子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6厘米,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