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_马兜铃是马铃薯吗_马兜铃的食用效果

基础信息

别名:兜铃、马兜零、马兜铃、水马香果、葫芦罐、臭铃档、蛇参果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主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痔疮肿痛;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的果实。

原形态:1.北马兜铃草质藤本。叶纸质;叶柄柔弱,长2-7cm;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3-13cm,宽3-10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扩展,边全缘;基出脉5-7条。总状花序有花2-8朵生于叶腋;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花梗长1-2cm,小苞片卵形,具长柄;花被长2-3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呈一长管,内面具腺体状毛,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有时边缘下翻或稍2裂,另一侧渐扩大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3cm线形而弯扭的尾尖,黄绿色,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朔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6.5cm,先瑞圆形而微凹,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便下垂,随果开裂。种子三角状心形,扁平,有小疣点,具浅褐色膜质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2.马兜铃草质藤本。根圆柱形。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l-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长3-6cm,基部宽1.5-3.5cm,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稍扩展;基出脉5-7条,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便长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脱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钝;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于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头状凸起,裂片先端钝,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蒴果近球形,先端圆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果梗长2.5-5cm,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野林绿,溪流两岸,路旁及山坡灌丛中。2.生于山谷、沟边阴湿处或山被灌丛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西、湖北等地。2.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药性论》

摘录:《中华本草》生于林缘、溪流两岸、路旁及灌木丛中。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等地均有分布。2、马兜铃形态特征及生境分布见青木香项下。2、用马兜铃浸剂给豚鼠作灌流,有明显的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并能解除硝酸毛果芸香碱,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3、抑菌试验:马兜铃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史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马兜铃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各家论述:1.《纲目》:马兜铃,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乃取其清热降气也,邪去则肺安矣,其中所用阿胶、糯米,则正补肺之药也。汤剂中用多,亦作吐,其不能补肺,又可推矣。2.《本草经疏》:马兜铃,入肺除热,而使气下降。咳嗽者,气l之病也,气降热除,嗽自平矣。痰结喘促,亦肺热病也,宜并主之。血痔痿疮,无非血热。况痔病属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清脏热则腑热亦清矣,故亦主之。甄权用以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止。洁古用以清肺气,补肺,去肺中湿热者,皆除热降气散结之力也。3.《本草经读》:马兜铃,虽云无毒,而偏寒之性,多服必令吐利不止也。4.《内经》云,肺喜温而恶寒,若《开宝》所云肺热咳嗽,为绝少之证,且所主咳嗽痰结喘促证,与血痔痿疮外证,同一施治,其为凉泻攻坚之性无疑。5.《本草述钩元》:马兜铃所治,专主咳嗽之因于肺热而痰结喘促者,第肺热痰结,须分虚实。《经》曰,太阳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又有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自焚,使燥热乘肺,咯唾脓血,上气涎潮,其嗽连续而不已者,用兜铃于补泻中,得不从所主剂以为别乎。且就痰结而论,亦不能以热尽之。况六淫七情,每每因郁化火,治火之法,必先治郁,而火乃散。又不谓清肺热,下逆气,便可一了百当也,知此则可以善用兜铃矣。6.《本草正义》:马兜铃,洁古以为清肺,而又以为补肺,则殆误解钱仲阳补肺阿胶散之真旨。要之,仲阳意中,只为肺受燥火之凌,热壅不宣,故用牛蒡、杏仁、兜铃,皆属开宣清热主治。特以热伤肺阴,乃主阿胶,非诸药皆是补肺正将。濒湖已谓钱氏此方,非以兜铃补肺,乃取其清热降气,使邪去而肺安。案宣肺之药,紫菀微温,兜铃微清,皆能疏通壅滞,止嗽化痰。似此二者,有一温一清之分,宜辨寒嗽热嗽,寒喘热喘主治。究竟紫菀本非大温,兜铃亦非大寒,而能抉壅疏通,皆有捷效,洵乎同为肺金窒塞之良药矣。7.《药性论》: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可。8.《日华子本草》:治痔痿疮,以药于瓶中,烧熏病处。9.《开宝本草》: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血痔痿疮。10.《珍珠囊》:利小便。主肺热,安肺气,补肺。11.《本草求原》:治肺中湿热,声音不清,痰喘咳嗽。小儿麻疹内陷,喘满声喑,宜加用之。《现代实用中药》:治咯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69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水皂角子

    水皂角子(四川) 【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水皂角"条。 【功用主治】治小儿疳疾,夜盲,目翳。(四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炖猪肝服。

  • 化血胆

    化血胆(《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 【植物形态】黑蒴矮小草本。全株被粗毛。单叶对生,卵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3厘米,宽1~1.5厘米,边缘有锯齿;无…

  • 白补药

    白补药(《贵州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 【植物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0枚,叶片长卵形,长3.5~13厘米,宽3~6.5厘…

  • 爆仗竹_爆仗竹可以外用吗_爆仗竹外用的效果

    基础信息 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续筋接骨;活血被动瘀。主跌仆闪矬;刀伤金疮,骨折筋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爆仗…

  • 飞蛾七_飞蛾七的药用价值_飞蛾七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全身黄肿;眼睛发黄;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冰(《本草拾遗》) 【异名】凌(《纲目》)。 【来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 【功用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治伤寒阳毒,热甚昏迷…

  • 鸡肝散

    鸡肝散(《云南中草药》) 【异名】黑头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细野菝子(《红河中草药》),滇香薷、四棱蒿(《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的全草。 【植物形态】…

  • 刺藜

    刺藜(《河南中草药手册》) 【异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 【来源】为藜科植物刺藜的全草。 【植物形态】刺藜一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稍有条棱,白绿色,老时带红…

  • 番石榴叶_番石榴叶的食用方法_番石榴叶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鸡矢茶、番桃叶、麻里杆、吗桂香拉、那拔叶、那拔心、拔仔心、番石榴心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清热解毒。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痛;风湿痹痛;湿…

  • 伤寒草根

    伤寒草根(《广东中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根。植物形态详"伤寒草"条。 【药理作用】可作驱虫剂。 【功用主治】《广东中药》Ⅱ:"治风毒流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