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_麻黄根泡脚的作用及禁忌_麻黄根泡水喝注意事项

基础信息

性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止汗。主自汗;盗汗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和根茎。

原形态:1.草本状灌木,高20-40cm。木质茎匍匐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柱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cm,径1.5-2m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包子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mm,直径约4mm,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2.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基径1-1.5cm;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m。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多或卵圆形。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3.灌木,高20-100cm。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较粗壮,基部多分枝,圆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长3-6cm,直径1-3mm,有细浅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钝,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稀2-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mm的短柄。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不外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6mm,直径约3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干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2.生于干旱荒漠、多砂石的山脊、山顶或草地。3.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m的干旱荒漠、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洽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2.《本草经读》:麻黄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3.《本草正义》:麻黄发汗,而其根专于止汗,昔人每谓为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表而发汗,其根则深人士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则轻扬走表之性犹在,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固根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凡止汗如糯稻根、桃干、小麦、枣仁之类,皆取其坚凝定静之意,以收散失之气,其旨皆同,夫岂麻黄与根同出一本,而其性顾乃背道相驰那防风发汗,其根止汗,亦是此义。4.陶弘景:止汗,夏月杂粉用之。5.《滇南本草》: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6.《四川中药志》:敛汗固表。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02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叶苣荬菜_大叶苣荬菜什么人不能吃_苦苣菜和大叶苣荬菜一样吗

    基础信息 别名:白花大蓟、苦荬、圆再苦苣菜、败酱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疮疡肿毒;小儿咳喘;肺痨咳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续断菊的全草或根…

  • 红三七_红三七的功效与作用_红三七的用法

    基础信息 别名:扭子七、算盘七、九龙盘、螺丝三七、血三七、九牛(扌造)、九节犁、九节雷、赶山鞭、蜈蚣七、伞墩七、螺丝七、荞叶七、钻山狗、荞莲、蜈蚣草、盘龙七、牡蒙、荞麦三七、散血丹…

  • 水百合

    水百合(《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荞麦叶贝母的鳞茎。 【植物形态】荞麦叶贝母,又名:喇叭、山丹。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鳞茎卵形,鳞片肥厚,白色。茎直立,中空…

  • 鹰嘴爪

    鹰嘴爪(《本草拾遗》) 【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动物形态详"鹰骨"条。 【功用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

  • 桂花露_桂花露用一次维持多久_桂花露可以治狐臭吗

    基础信息 性味:微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醒脾辟秽;明目;润喉。主肝气郁结;胸胁不舒;龈肿;牙痛;咽干;口燥;口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经蒸馏…

  • 黄荆子

    黄荆子(《纲目拾遗》) 【异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 【植物形态】黄荆(《救生苦海》),又名:五指柑(《生草药性…

  • 白檀_白檀哪个部位可以入药_白檀的药效

    基础信息 别名: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性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主乳腺炎;淋巴腺炎;肠痈;疮疖;疝气;荨麻疹;皮肤瘙痒 生长采收 …

  • 瞿麦_瞿麦的功效与作用_瞿麦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巨句麦、大兰、山瞿麦、瞿麦穗、南天竺草、麦句姜、剪绒花、龙须、四时美、圣茏草子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活血通经。主小便不通;热淋;血淋;石淋;闭…

  • 零余子

    零余子(《本草拾遗》) 【异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叶腋间之珠芽。植物形态详"山药"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温,无…

  • 猴枣

    猴枣(《饮片新参》) 【异名】猴子枣、羊肠枣(《药物出产辨》),猴丹(《中国医学大辞典》),申枣(《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动物形态详"猕猴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