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_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_羚羊角煮水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泠角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原形态:赛加羚羊,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长1-1.4m,体重雄兽为37-60kg,雌兽约29-37kg。头型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鼓起,故谓高鼻羚羊。雄羊具角1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乎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的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后二角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内蜡色。整个体色呈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显得更淡。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性喜干旱。以各种植物为食,如梭梭,蒿类、羽茅等。一般边食边行。资源分布: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羚羊角,入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瘰疬,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2.《本经逢原》:诸角留能入肝,散血解毒,而犀角为之首推,故痘疮之血热毒盛者,为之必需。若痘疮之毒,并在气分,而正面稠密,不能起发者,又须羚羊角以分解其势,使恶血流于他处,此非犀角之所能也。3.《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4.《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5.《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6.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7.《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8.《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9.《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10.《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10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苦石莲

    苦石莲(《增订伪药条辨》) 【异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志》),广石莲子(《四川中药志…

  • 八月札

    八月札(《饮片新参》) 【别名】燕蓄子(孟诜),畜蓄子、拿子(《本草拾遗》),桴棪子(《食性本草》),覆子(《日华子本草》),木通子(《本草汇言》),八月瓜(《分类草药性》),八月…

  • 山野豌豆

    山野豌豆(《东北药植志》) 【异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涝豆秧(《国产牧草植物》),山黑豆(《东北药植志》),透骨草、草藤(《吉…

  • 大叶紫珠

    大叶紫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假大艾(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骨风、大风叶(《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大叶…

  • 南天竹根

    南天竹根(《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植物形态详"南…

  • 青葙

    青葙(《本经》) 【异名】草蒿、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草》),野鸡冠、鸡冠苋(《纲目》),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江苏植药志》),狐狸尾、指天笔(《南宁市药物志》),…

  • 金挖耳根

    金挖耳根(《分类草药性》) 【异名】野烟头(《重庆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植物形态详"金挖耳"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重庆草药》:"微苦辛,性…

  • 锡矿

    锡矿(《药性考》)。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锡石。 【矿物形态】锡石(《尔雅》)正方晶系,晶体常呈双锥形或双锥与四方柱之聚形,或板状;且有膝状双晶出现,但通常以散布状细粒或不规则粒…

  • 五月茶

    五月茶(《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异名】五味叶(《生草药性备要》),五味菜(《岭南采药录》),酸味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五月茶的根、叶、果。 【植物…

  • 筋骨草_筋骨草的副作用_筋骨草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高25-4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