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血蒿_结血蒿是中药吗_结血蒿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老羊蒿、结白蒿、山蒿、白蒿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蒸。主瘟疫发热;劳热骨蒸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莲蒿的茎叶。

原形态:毛莲蒿半灌木草本或为小灌木状,高50-120cm。植株有浓烈香气。根茎粗短,木质,常有营养枝。茎丛生,稀单一,分枝多而长;茎、枝紫红色或红褐色,被蛛丝状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达2cm,基部常有栉齿状的假托叶;叶片上面绿色或灰绿色,有小凹穴,两面被灰白色密绒毛,下面较密;茎下部与中部叶卵形、椭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2-7.5cm,宽1.5-4cm,二(至)三回栉齿状的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或溶裂,每侧有裂片4-6枚,第二回为深裂,小裂片边缘常具数枚栉齿状的深裂齿,先端有小尖头,中轴两侧有栉齿小理解片;上部叶小,栉齿状羽状深裂或浅裂;苞片叶分裂或不分裂,披针形,边缘有少量栉齿。头状花序,球形或半球形,下垂,基部有线形小苞叶,在茎的分枝上排成总状,复总状或近似穗状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苞片背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中、内层苞片卵形或宽卵形,中层背面微有短柔毛,边缘宽膜质,内层背面无毛,膜质;花序托小;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先端2叉,外弯;两性花13-20朵,花冠管状,花药上端附属物尖,花柱先端2叉,叉端截形。瘦果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花、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0m以下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等处。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清海、新疆、湖北、广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3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枳壳_枳壳哪些人不能吃_枳壳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性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生长采收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CMLIBusaurantiumL…

  • 天雄

    天雄(《本经》) 【异名】白幕(《本经》)。 【来源】为附子或草乌头之形长而细者。植物形态详"川乌头"及"草乌头"条。 【炮制】①《雷公炮炙论)):"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阴制…

  • 箬蒂

    箬蒂(《本经逢原》)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基部。植物形态详"箬叶"条。 【功用主治】《本经逢原》:"煎汤治胃热呃逆,其性较柿蒂稍平。取灰以香油调涂汤火伤。"

  • 水枇杷叶

    水枇杷叶(《广西中草原》)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叶。植物形态详"水枇杷"条。 【采集】秋、冬采收。晒干研粉或水煎浓缩成膏备用。 【性味】微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

  • 蟾头

    蟾头(《纲目》)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头部。动物形态详"蟾蜍"条。 【功用主治】治小儿疳积。 《纲目》:"功同蟾蜍。" 【选方】①治小儿五疳,手足干瘦,腹胀…

  • 鬼针草_鬼针草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鬼针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跳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

  • 竹沥_竹沥的功效与作用_竹沥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汁、淡竹沥、竹油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降火;滑痰利窍。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

  • 落花生油

    落花生油(《纲目拾遗》) 【异名】果油、花生油(《纲目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落花生"条。 【化学成分】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脂…

  • 地石榴花

    地石榴花(《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花。植物形态详"地瓜藤"条。 【功用主治】治遗精,滑精:地石榴花三至五钱。水煎服。

  • 淡花当药_淡花当药的使用禁忌_淡花当药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主骨髓炎;咽喉炎;扁机体炎;结膜炎;肝炎;消化不良;痢疾;疮痈疥癣;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