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花_节节花有毒吗_节节花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耐惊菜、蓬子草、虾蠊菜、满天星、虾钳菜、白花仔、白花节节草、曲节草、蛇痫、水牛膝、一包针、猪屎草、水金铃、地扭子、飞疔草、蟛蜞菊、耐惊花、鲎脚菜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清热解毒;除湿通淋。主咳血;吐血;便血;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牙龈肿痛;咽喉肿痛;肠痈;乳痈;痒腮;痈疽肿毒;湿疹;淋症;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cm。茎上升或匍匐,多分枝,具沟,沟内有柔毛,在节处有一行横生柔毛。单叶对生;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长圆形、倒卵形,长1-5cm,0.2-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或具不明显锯齿。头状花序1-4个腋生,球形或长圆形,无总梗;花密生,花轴密生白色柔毛;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均白色,宿存;雄蕊3个,花丝基部连合成环状,花药长圆形,退化雄蕊三角状钻形,全缘;子房1室,有胚珠1枚,柱头短裂。胞果倒心形,边缘常具翅,包于宿存花被片内。种子卵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平旷野路边、水边、田边请潮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南和西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散瘀,消毒,敷疮。2.《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3.《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拔毒退肿。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下乳。5.《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水,疗肠风下血。6.《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利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3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熊脂

    熊脂(《本经》) 【异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奥旨》)。 【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熊胆"条。 【采集】以秋末冬初猎取者脂肪最为肥满。取出脂肪,熬炼…

  • 西瓜根叶

    西瓜根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采集】夏、秋采取。 【功用主治】治水泻,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两。

  • 粟糖

    粟糖(《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功用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

  • 露水草1

    露水草1(《贵州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黑穗画眉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黑穗画眉草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基部压扁状。叶片线形,长10~2…

  • 鹅不食草_鹅不食草的用法用量_鹅不食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

  • 鱣鱼

    鱣鱼(《本草拾遗》) 【异名】鱣(《诗经》),含光、蜡鱼(啪海异物志》),黄鱼(《尔雅》郭璞注),阿八儿忽鱼(《饮膳正要》),颊鱼(《医学入门》),玉版鱼、鲟蟥鱼((纲目,)。 【…

  • 蓝花扁竹_蓝花扁竹有什么功效_蓝花扁竹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扁竹根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扁竹兰的根茎。 原形态:扁竹兰,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

  • 剪刀股

    剪刀股(《救荒本草》) 【异名】假蒲公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蒲公英(《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剪刀股的全草。 【植物形态】剪刀股多年生草本,无毛,具匍茎。…

  • 马蹄蕨

    马蹄蕨(《陆川本草》) 【异名】牛蹄劳(《中国植物志》),马蹄树、地莲花(《湖南药物志》),马蹄香、马蹄附子(《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福建莲座蕨的根状茎。 【植…

  • 蔷薇根_蔷薇根怎么入药_蔷薇根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性味:苦涩;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鲠。主疮痈肿痛,烫伤,口疮,痔血,鼻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久痢不愈,遗尿,尿频,白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