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_海胆的禁忌_海胆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海肚齐、刺锅子、刺海螺、海锅

性味:味咸;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瘰疬痰核;哮喘;胝肋胀痛;胃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参胆及光棘球海胆、长海胆科动物紫海胆或刻肋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及北方刻肋海胆等的石灰质骨壳。

原形态:1.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约3-6cm,高度约等于壳的半径。密生能活动的棘,除去棘后,显出硬壳。扁凹面称口面;相对的隆起面称反口面。口面有5枚钙质齿,其四周为围口区,微向内凹,不生棘。反口面中内不肛门,其周围有1块筛板、4板生殖板及5块眼板,其中第1块和第5块眼板接触围肛部。自顶端向四周辐状排列的壳板,为相间排列的5个步带及5个间频带,至赤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各间步带板有1个大疣和5-6个中疣,另外散生着多数小疣,并生有多数大棘,棘长5-6mm。管足内常有C形骨片。2.光棘球海胆,体关球形,过薄而脆,直径一般为6-7cm,也可达8-10cm。口面平坦,围口部边缘稍向内凹,相近的步带等于或略宽于间步带,但向上则频带较窄,约为间频带的2/3,每个步带成斜弧形,管足内有C形骨片。赤道部各间步带板上有大疣1个,其旁有中疣和小疣15-22个,排列成半环形。顶系稍隆起,肛门偏于后方,围肛部近几乎圆形。大棘粗壮,长可达3cm。3.紫海胆,体半球形,壳坚固,直径6-7cm,高2-3cm。步带和间步带各有大疣2纵行,大疣两侧各有中疣1纵行,其间沿中线还有交错排列的中疣1纵行。赤道部的管足孔一般是8对排列成一斜弧,口面的管足孔对数减少,有孔带宽展成瓣状。顶系较小,第1和第5眼板接触围肛部。大棘强大,末端尖锐。常一侧长,另一侧短。管足内有弓形骨片,两端尖细,中有突起。4.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形,壳厚而坚,直径通常为4-5cm,步带宽约为间步带的2/3,各步带板的缝合线处有明显的三角形凹痕。管足孔每3对排列成弧形。赤道总和步带板有大疣和中疣各1个,小疣多数,各间频带板上有大疣3个和多数中、小疣。顶系稍突起,各生殖板上有多数小疣,眼板都不接触围肛部。仅口面有大棘短小呈针状;赤道部的大棘最长,末端宽扁;口面的大棘较长略弯曲。5.北方刻肋海胆,形似上种,但壳较低平,壳一般直径为3cm左右,最大约为4.5cm,高约2cm。步带狭窄,其有孔带很窄,管足孔很小。间步带宽,各间步带板缝合线处的凹痕大而明显,边缘略倾斜,且内端深陷成孔状。反口面的大棘较短,为黄褐色,无横斑,但基部为黑褐色。口面的大棘稍扁平,颜色略浅。反口面各间步带的中玫和缝合线的凹痕为灰白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时壳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棘的颜色普异很能够大,通常为暗绿色,也有带紫色、灰红色、灰白色、褐色等。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红4m的海藻繁茂的岩礁间或沙砾底及石缝中繁殖季节在3-4月间。2.生活时壳为灰绿色或灰紫色,棘为紫黑色,幼小个体的棘为紫褐色或黑褐色。栖息于沿岸浅海至水深180m的海藻较多的岩礁底。繁殖季节在6-7月中旬。3.生活时全体黑紫色,幼小个体壳暗绿色,棘常有灰褐色、灰紫色、灰绿色、紫色或红紫色,口面的棘常带斑纹。栖息于潮间带岩礁间或水洼中及水深85m的沙砾底。繁殖季节在5-7月。4.生活时壳为黄褐、灰绿等色。大棘灰绿色或黄褐色,带有3-4条红紫色或紫褐色的横斑。少数的个体全为白色。常成群栖息于从潮间带至水深40-50m的沙泥底,产卵季节在6-7月下旬。我国分布于南北各沿海。5.栖息于水深5-35m浅海的沙砾、石块等底质。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沿岸,向南至浙江、福建浅海。为我国和日本的特有种。日本以卵作为制作“云丹”(海胆卵酱)的原料。2.我国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山东半岛的北部。现快已进行人工养殖。卵可食用,可为“云丹”的原料。3.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卵可为“云丹”的原料。4.我国分布于南北各沿海。5.我国分布于黄海、渤海,向南可至舟山群岛和台湾海峡。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原始》:治心疼。2.《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病等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5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桃茎白皮_桃茎白皮的用药禁忌_桃茎白皮有哪些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桃皮、桃树皮、桃白皮 性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杀虫。主水肿;痧气腹痛;肺热喘闷;痈疽;瘰疬;湿疮;风湿关节痛;牙痛;疮痈肿毒;湿癣 生长采收 …

  • 花锚

    花锚(《内蒙古中草药》) 【异名】希赫日-地格达(蒙名)。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花锚的全草。 【植物形态】花锚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自基部分枝,节间较叶长。叶对生,…

  • 栝楼

    栝楼(《本经》) 【异名】果裸(《诗经》),王菩(《吕氏春秋》),地楼(《本经》),泽巨、泽冶(《吴普本草》),王白(《广雅》),天瓜(《尔雅》郭璞注),萯(《穆天子传》郭璞注),…

  • 铁角凤尾草

    铁角凤尾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石林珠(《峨嵋药植》),瓜子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猪宗七(《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铁角蕨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铁…

  • 刺蒺藜

    刺蒺藜(《本草衍义》) 【异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药性论》),杜蒺藜(《圣惠方》),…

  • 西瓜子壳

    西瓜子壳(《本草撮要》)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植物形态详"西瓜"条。 【功用主治】《本草撮要》:"治吐血,肠风下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

  • 红门兰

    红门兰(《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蒙古红门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蒙古红门兰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有鞘。穗状花序顶生,紧密,多花,成为…

  • 紫草茸及紫胶虫

    【药品名称】紫草茸【藏药名】加杰【拼音名】Zicaorong【英文名】LACCA【标准编号】WS3-BC-010 【来源/处方】本品为胶蚧科动物紫胶虫LacciferlaccaKe…

  • 一把篾

    一把篾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L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把篾的根或藤。 【植物形态】一把篾 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黄色腺点;韧皮纤维长…

  • 土荆芥

    土荆芥(《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红泽兰、天仙草、臭草(《福建民间草药》),钩虫草(《广西药植图志》),火油根(《南宁市药物志》),香藜草、臭蒿(《广西中药志》),杀虫芥,藜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