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萝_海萝的副作用_海萝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菜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食;祛风除湿;软坚化痰。主劳热;骨蒸;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咳嗽;瘿瘤;痔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萝科(内枝藻科)植物海萝及鹿角海萝的藻体。

原形态:1.海萝藻体紫红色,黄褐色至褐色,软革质,干后韧,高4-10cm,可达15cm,丛生,主枝短,圆柱形或亚圆柱形,宽约4mm,不规则二叉分枝,于分枝处常缢缩。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故藻体有时扁塌,细胞壁外层为海萝胶,内层为纤维素。四分孢子囊散在皮层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圆球形或半球形,很小,突生体表,密布于藻体上。固着器盘状。2.鹿角海萝藻体紫红色,软革质,高5-12cm;丛生,初生枝圆柱形,其后渐扁,宽约1-4mm,不规则二叉分枝,在分枝处不缢缩,枝端常尖细,弯曲似鹿角形。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膨起呈半球形。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2.生于中、高潮带岩石上。资源分布:1.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2.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

文献

出处:1.《食性本草》鹿角菜条载:“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2.《品汇精要》始载其形态:“鹿角菜,茎长二三寸,红紫色,生海中石上,其茎中空而多歧,形类鹿角,故以名之。海人采鬻以作蔬茹,今笔家煮以制笔,盖取其粘滑而不散乱也。”3.《纲目》亦载:“鹿角菜,生东南海中石崖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鹿角状,紫黄色。土人采曝,货为海错,以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则化如胶状,女人用以梳发,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5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龙眼叶

    龙眼叶(《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叶或嫩芽。植物形态详"龙眼肉"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无羁萜醇、16-卅…

  • 双股箭_双股箭是中药吗_双股箭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接骨丹、大一枝箭、毛叶威灵仙、红毛三七 性味:味苦;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胃脘疼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枳根皮

    枳根皮(《本草拾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枸橘"条。 【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素、β-谷甾醇、枸橘素。 【功用主治】治齿痛,痔疾,便血。…

  • 大苞叶千斤拔叶

    大苞叶千斤拔叶(《贵州草药》) 【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详"大苞叶千斤拨"条。 【功用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促进生肌收口。

  • 刺梨_刺梨的副作用_刺梨过量饮用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莰梨、文光果、团糖二、油刺果 性味:甘;酸涩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泻。主食积饱胀;肠炎腹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果实。 原…

  • 绵毛马兜铃

    【中文名】:绵毛马兜铃【类别】:全草类【英文名】:WoolyDutchmanspipeHerb【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 【来源/处方】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

  • 赶风柴

    赶风柴(《岭南采药录》) 【异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带有嫩枝的叶。 【植物形态】裸花紫珠灌…

  • 竹黄1

    竹黄1(《纲目》) 【异名】天竺黄、竹膏(《开宝本草》),天竹黄(《本草衍义》),竹糖(《伪药条辨》)。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因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而于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

  • 对马耳蕨根

    对马耳蕨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植物形态详"对马耳蕨"条。 【功用主治】治目赤肿痛。鲜对马耳蕨根茎(去鳞毛)一两,水煎,加白糖,早晚饭前各…

  • 鬼针草

    鬼针草(《本草拾遗》) 【异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