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蝰_海蝰的禁忌_海蝰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海蛇、黑尾海蛇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清湿热。主皮肤湿疹;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

原形态:海蝰,全长约1m。头短宽,与颈部区分不明显。尾侧扁。背面青灰色,有时可辨别出深色菱形斑纹(34-43)+(3-6)个。腹面灰白色或灰黄色。眼前鳞1,眼后鳞2,前颞鳞多为2,偶有1或3,后颞鳞2、3或4。上唇鳞7(3-1-3),偶有8,下唇鳞8或9,偶为10。体鳞多呈六边形,镶嵌排列,具棱或结节;颈部鳞列27-35行,体最粗部鳞列40-51行。腹鳞明显,在体前段者较大,后段者较小;每鳞具2棱。雌性249-300,雄性239-279。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于海洋,常游泳于近海上层。以鳞类为食。卵胎生。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沿海。

文献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除湿清热功效。主治皮肤湿疹、疮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5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香橼根

    香橼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根,植物形态详"香橼"条。 【采集】9~10月采挖,晒干。 【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和琥珀酸。 【炮制】《分类草药性》…

  • 土茯苓1

    土茯苓(《滇南本草》)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陶弘景),革禹余粮(《本草拾遗》),刺猪苓(《本草图经》),过山龙、硬饭(《朱氏集验医方》),仙遗粮(《滇南本草》),土萆薢(《本草…

  • 三面刀

    三面刀(《陕西中草药》) 【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 【植物形态】金龟草…

  • 土荆芥

    土荆芥(《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红泽兰、天仙草、臭草(《福建民间草药》),钩虫草(《广西药植图志》),火油根(《南宁市药物志》),香藜草、臭蒿(《广西中药志》),杀虫芥,藜荆芥…

  • 珍珠露水草_珍珠露水草怎么入药_珍珠露水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血见愁、蚌花草、换肺草、如意草、露水草、鸡冠参、蓝耳草、老来红、竹叶草、贝母、鸡爪参、鸡出头草、鸭脚菜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利湿消肿。主风湿痹痛…

  • 胡颓子根

    胡颓子根(《本草拾遗》) 【异名】牛奶根(《分类草药性》),贯榨根(《浙江民间草药》),叶刺头(《泉州本草》)。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根,详"胡颓子"条。 【采集】9~1…

  • 桐叶

    桐叶(《本经》) 【异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植物形态详"桐皮"条。 【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

  • 葛?果实

    葛?果实(《贵州草药》)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葛?汁"条。 【采集】夏、秋采集。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食。 【选方】①治…

  • 榧花

    榧花(《本草拾遗》) 【异名】棑华(《别录》)。 【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花,植物形态详"榧子"条。 【性味】《别录》:"味苦。" 【功用主治】《别录》:"主水气,去赤虫。"

  • 野烟叶

    野烟叶(《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大王叶(《生草药性备要》),大黄叶(《岭南采药录》),土烟叶(《中国树木分类学》),假烟叶(《广州植物志》),石烟(《陆川本草》),臭烟(《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