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_海马的副作用_海马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水马、马头鱼、龙落子鱼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散结消肿。主肾虚阳痿;宫冷不孕遗尿;虚喘;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三斑海马、刺海马、大海马、冠海马、小海马等多种海马除去内脏的全体。

原形态:1.线纹海马,体侧扁,一般体长30-33cm,躯干部七棱形,腹部稍凸出,尾部四棱形,尾端渐细,卷曲。头部似马形,与躯干部垂直,头冠矮小,顶端具5个短小棘,略向后方弯曲。眶上、头侧及颊下各棘较均较粗,亦稍向后方弯曲。体长为头长4.5-6.2倍,头长为吻长2-2.1倍,为眼径5.5-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隆起。鼻孔很小,每侧2个,相距甚近,紧位于眼的前方。口小,前位,无牙。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鳃孔小,位于头侧背方。肛门位于躯干第11节的腹侧下方。体无鳞,全为骨环所包,体部骨环11,尾部39-40,体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惟颈部背方中央嵴纹较锐,具2突起状棘和2颊下棘。胸鳍基部下前方各具1短钝棘。背鳍18-19,较发达,位于躯干最后2环和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略呈扇形。无腹鳍及尾鳍。各鳍无棘,鳍条不分支。体淡黄色或暗灰色,体侧具细小的白色斑点或斑纹。2.三斑海马,体侧扁,一般体长10-18cm,躯干七棱形,腹部凸出,腹下棱较锐,尾部四棱形,尾端渐细,卷曲。头冠生小,顶端具5个短小棘,体长为头长5.3-6.5倍,头长为吻长2.2-2.5倍,为眼径5.3-5.9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管状,吻长稍大于眼后头长。眼小而圆,眼上棘较发达,细尖,向后弯曲。口小,前位,鳃盖突出,鳃孔小。颈部背方具一隆起嵴。颊部下方具一细尖弯贡的颊下棘。体无鳞,由骨环所包,体环11;尾环40-41。背鳍20-21,位于躯干最后2环及尾部最前2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7-18,扇形。无腹鳍及尾鳍。体黑褐色。眼上有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黑色圆斑,故名。3.刺海马,体侧扁,体长20-24cm。体棘、头棘尖锐而特别发达;头冠不高,具4-5个锐小棘。体长为头长5.1-5.8倍;头长为吻长2.1-2.3倍,为眼径7.3-7.8倍,吻细长,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眼后头长。眼小,侧位,较高。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8,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体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1纵列斑点,臀鳍、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淡黑褐色。4.大海马,体侧扁,较高,体长20-24cm。头上小棘发达,体上棱棘短钝粗强,腹部凸出;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体长为体高5.5-5.8倍;头长为吻长2.2-2.3倍,为眼径8.5-9.4倍。吻细长,管状,吻长等于眼后头长。鳃盖突出,具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颊下各棘均较粗强。体部骨环11;尾部35-36。背鳍17,臀鳍4,胸鳍16。体淡褐色,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色斑点,且散布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列斑纹。臀鳍、胸鳍淡色。5.冠海马,体侧扁,较小,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7.5倍,为头长5倍。头长为吻长2.1倍,为眼径5倍。头冠特别高大,约等于吻长,头冠顶端有4个突起。眼中等大,眼间隔中央凹,两侧各有一眶上突起。体部骨环10,尾部41。体环第1、4、10和尾环第4、10、15各节上的突起较长。背鳍13-14,臀鳍4,胸鳍14。体淡褐色,具暗色斑纹,有时亦呈黑褐色。背鳍亦具暗色纵带。6.小海马,体侧扁,较小,体长7.6-10cm,头冠低小,上有5个短小钝棘。体长为头长4.5-7.8倍,头长为吻长2.4-3.4倍,为眼径4.1-6.4倍。吻管短于眼后头长。鳃盖凸出,无放射状嵴纹。头侧及眶上各棘均特别发达。体部骨环11,尾部37-38。以背侧棱棘为量发达,其次为腹侧棱棘,其他则短钝或不明显。腹部很突出不具棱棘。背鳍16-17,位于射干最后3环和尾部第1环的背方,臀鳍4,胸鳍12-13。体灰褐色,头上、吻部、颊部及体侧具不规则斑纹。腹缘黑褐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近海藻类繁茂处,渡海时,头部向上,用背鳍和胸鳍的扇动,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茎枝上,以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为食。2.栖息于近海内湾水质澄清、海藻繁茂的低潮区,以尾部卷缠在海藻上,体色常随环境而变化。喜食活饵,以口吸食端足类、桡足类、糠虾、毛虾、磷虾、萤虾等浮游甲壳动物。本种产仔多,生长最快噗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3.生态、分布同线纹海马。6.栖息于沿海及内湾的中低潮线一带海藻丛中虽个体小,生长慢,便适温性大,成熟期早,饲养3-8个月即达性成熟,夏秋季为繁殖期,每胎产仔数10-400尾左右。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2.我国分布于东海及南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已进行人工养殖。3.生态、分布同线纹海马。5.我国渤海有分布,较少。6.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故难产及阳虚多用之,如蛤阶、郎君子之功也。2.《本草新编》:海马,亦虾属也,入肾经命门,专善兴阳,功不亚于海狗,更善堕胎,故能催生也。海马功用不亚腽肭脐,乃尚服腕脐不尚海马,此世人之大惑也。谁知海马不论雌雄,皆能勃兴阳道,若赐腕脐,必须用雄者始效,贵价而买,仍是赝物,何若用海马之适用哉。3.《本草拾遗》:主妇人难产。4.《本草图经》:妇人将产,烧末被服。《异鱼图》云,主难产及血气痛。5.《品汇精要》:调气和血。6.《纲目》:暖水藏,壮阳道,消瘕块,治疔疮肿毒。7.《本经逢原》:阳虚多用之,可代蛤阶。8.《海南介语》:主夜遗。9.《药材学》:温通任脉,用于喘息及久喘。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6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萆薢

    萆薢(《本经》) 【异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

  • 消毒药_消毒药有什么危害_消毒药可以食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如意草、箭头草、罐嘴菜、小犁头草、地黄瓜、水白地黄瓜、白花蚶壳草、带血犁头草、胜利草、白老碗、三角金砖、田螺师、水烂豆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

  • 水豆瓣_水豆瓣可以入药吗_水豆瓣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水苋菜、水泉、水指甲、水马桑、肉矮陀陀、红格草、田马齿苋、水红莲草、引水草、水底金、水猪母乳 性味: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痢疾;淋病;水臌…

  • 巴茅果

    巴茅果(《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牛草果。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植物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

  • 刺莓果根

    刺莓果根(《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1):32,1971)。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植物形态详"刺莓果"条。 【功用主治】《黑龙江常…

  • 惊风草

    惊风草(《云南中草药》) 【异名】亮星草、亮叶子草、岩莲(《云南中草药》),披麻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复叶披麻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复叶披麻草多年生宿…

  • 走马风

    走马风(《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吊钟黄(《广州植物志》),水马胎、赶风茜(《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牛耳三稔、飞山虎、羊耳三稔(《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六耳铃的…

  • 垂盆草

    【中文名】:垂盆草【类别】:全草类【英文名】:StringyStonecropHerb【别名】:狗牙齿、半枝莲、三叶佛甲草。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

  • 膜缘木香_膜缘木香可以入药吗_膜缘木香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理木香、青木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脘腹胁肋疼痛;泄泻;痢疾;消化不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膜缘川木香的根。 原形态:膜…

  • 五月茶

    五月茶(《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异名】五味叶(《生草药性备要》),五味菜(《岭南采药录》),酸味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五月茶的根、叶、果。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