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_海鳗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海鳗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鳗、海鳗鲡、慈鳗鲡、狗鱼、勾鱼、即钗、狼牙鳝、尖嘴鳗、乌皮鳗、九鳝、门鳝、海鳝、麻鱼、港漫、狼牙、黄鳗、赤鳗、鳗鱼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虚损;润肺;祛风通络;解毒。主病后、产后体虚;遗精;贫血;神经衰弱;气管炎;面神经麻痹;骨节疼痛;急性结膜炎;疮疖;痔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全体。

原形态:海鳗,体长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50cm以上,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20kg以上。头尖长。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钩状。眼大,近圆形,眼间隔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口大,上颌突出,略长于下颌,两颌牙强大而锐利,均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颌有8-16个;下颌为6-7个,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犁骨中间一行有10-15个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鳃孔宽大。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体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1.《日华子本草》:海蟹,生东海。类鳗鲡而大,功用相同。2.《纲目》:按李九华云,狗鱼暖而不补,即此。3.《随息居饮食谱》:鳗鲡产海中者,形大性同,多腌为腊,疮痔家宜食之,余病并忌。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皮肤恶疮,疥,疳NI,痔瘘。2.《纲目》:主治同鳗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6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扁藤叶_扁藤叶食用的营养有哪些_扁藤叶的搭配禁忌

    基础信息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生肌敛疮。主下肢溃疡;外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planicaule(Hook.f.)Gagne…

  • 通肠香_通肠香有什么副作用_通肠香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萩、籁箫、九里香、白四棱风、大叶蓬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宣肺止咳。主感冒;气管炎;肠炎;痢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香青或翅…

  • 落霜红根

    落霜红根(《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植物形态详"落霜红"条。 【性味】甘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伤,疮疡溃烂。 【用法与用量】内…

  • 莲房_莲房可以入药吗_莲房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莲蓬壳、莲壳、莲蓬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消瘀止血。主崩漏;月经过多;便血;尿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

  • 龙葵子_龙葵子是中成药吗_龙葵子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主咽喉肿痛;疔疮;咳嗽痰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25-100cm。茎…

  • 羊肚菌_羊肚菌的医用功效_羊肚菌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和胃消食;理气化痰。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

  • 石南_石南有毒性嘛_石南可以食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风药、栾茶 性味:味辛;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风疹;脚膝痿弱;肾虚腰痛;阳痿;遗精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黄花紫堇

    黄花紫堇(《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东丝勒(藏名)。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黄花紫堇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黄花紫堇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基部多分枝,成丛,茎上具有白色…

  • 海狗肾

    海狗肾(《本草图经》) 【异名】腽肭脐(《药性论》)。 【来源】为海狗科动物海狗或海豹科动物海豹的雄性外生殖器。 【动物形态】①海狗,又名:腽肭兽(《日华子本草》),肭兽(《异物志…

  • 猪肺

    猪肺(《千金·食治》)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肺,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甘,平。 ①《本草图经》:"微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