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_花椒的禁忌_花椒有没有不良反应

基础信息

别名:檓、大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陆拨、汉椒、点椒

性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青椒的果皮。

原形态:1.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具香气。茎干通常有增大的皮剥,当年生枝具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腹面两侧有狭小的叶翼,背面散生向上弯的小皮刺;叶柄两侧常有一对扁平基部特宽的皮刺;小叶无柄;叶片5-11,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l.5-7cm,宽1-3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通常微凹,基部楔尖,边缘具钝锯齿或为波状圆锯齿,齿缝处有大而透明的腺点,上面无刺毛,下面中脉常有斜向上生的小皮刺,基部两例被一簇锈褐色长柔毛,纸质。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2-6cm,花轴密被短毛,花枝扩展;苞片细小,早落;花单性,花被片4-8,一轮,狭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2mm;雄花雄蕊4-8,通常5-7;雌花心皮4-6,通常3-4,无子房柄,花柱外弯,柱头头状。成熟心皮通常2-3,蓇葖果球形,红色或紫红色,密生粗大而凸出的腺点。种子卵圆形,直径约3.5mm,有光泽。花期4-6月,果期9-10月。2.与前种的区别在于:小叶片15-21,对生或近对生,呈不对称的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1cm;主脉下陷,例脉不明显。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被明显分为花萼和花瓣,排成两轮;无子房柄,蓇葖果表面草绿色、黄绿色至暗绿色,表面有细皱纹,腺点色深,呈点状下陷,先端有极短的喙状尖。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喜生于阳光充足、温暖肥沃处,也有栽培。2.生于林缘、灌丛或坡地石旁。资源分布:1.分布于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西藏等地。2.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日用本草》。1.《子计然》: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陇西天水,细者善。2.陶弘景:秦椒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蜀椒,出蜀郡北部,人家种之,皮肉厚,腹里白,气味浓。凡用椒皆火微熬之,令汗出,谓为汗椒,令有势力。椒目冷利去水,别入药,不得相杂。3.《药对》:蜀椒,得盐味佳。可收水银。中其毒者,凉水、麻仁浆解之。4.《唐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2.《名医别录》: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泄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3.《药性论》:治恶风,遍身四肢顽痹,口齿浮肿摇动;主女人月闭不通,治产后恶血痢,多年痢,主生发,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腹内冷而痛,除齿痛。4.《食疗本草》:灭瘢,下乳汁。5.《日华子本草》:破症结,开胃,治天行时气温疾,产后宿血,治心腹气,壮阳,疗阴汗,暖腰膝,缩小便。6.《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一妇年七十余,病泻五年,百药不效,予以感应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红、茴香、枣肉为丸与服,遂瘳。每因怒食举发,服之即止。此除湿消食,温脾补肾之验也。又《上清诀》云,凡人吃饭伤饱,觉气上冲,心胸痞闷者,以水吞生椒一、二十颗即散,取其能通三焦,引正气,下恶气,消宿食也。又戴原礼云,凡人呕吐,服药不纳者,必有蛔在膈间,蛔闻药则动,动则药出而蛔不出,但于呕吐药中加炒川椒十粒,盖蛔见椒则头伏也。观此,则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中用蜀椒,亦此义也。许叔微云,大凡肾气上逆,须以川椒引之归经则安。7.《本草经疏》:蜀椒,其主邪气咳逆,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心腹留饮宿食,肠僻下痢,黄疸水肿者,皆脾、肺二经受病。肺出气,主皮毛,脾运化,主肌肉,肺虚则外邪客之,为咳逆上气,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为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水肿黄疸,二经俱受风寒湿邪,则为痛痹,或成死肌,或致伤寒温疟,辛温能发汗、开腠理,则外邪从皮肤而出,辛温能暖肠胃,散结滞,则六腑之寒冷除,肠胃得温,则中焦治,而留饮宿食,肠僻下痢,水肿黄疸、诸证悉愈矣。其主女子字乳余疾者,亦指风寒外侵,生冷内停而言。泄精瘕结,由下焦虚寒所致,此药能入右肾命门,补相火元阳,则精自固而结瘕消矣。杀虫鱼毒者,以其得阳气之正,能破一切幽暗阴毒之物也。外邪散则关节调,内病除则血脉通。8.《本经逢原》:秦椒,味辛气烈,其温中去痹,除风邪气,治吐逆疝瘕,下肿湿气,皆取辛烈以散郁热,乃从治之法也。疮毒腹痛,冷水下一握效,其能通三焦,引正气,下恶气可知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7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马桑树皮

    马桑树皮(《贵州草药》) 【植物形态】马桑科植物马桑详"马桑叶"条。 【功用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狐四足

    狐四足(《纲目》) 【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足,动物形态详"狐肉"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 【选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足一副(阴干),穿山甲、猬皮各三两,黄明…

  • 银鱼_银鱼的医用功效_银鱼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王余、鲙残鱼、银条鱼、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润肺;健胃。主营养不良;咳嗽;脾虚泄泻;小儿疳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银鱼科动物太湖新银鱼的全体。…

  • 毛笋_毛笋的功效与作用_毛笋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茅竹笋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化痰;消胀;透疹。主食品店积腹胀;痘疹不出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 原形态:毛竹高大竹类,竿高达20m以上…

  • 赤车使者根

    赤车使者根(《药性论》)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赤车使者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赤车使者"条。 【采集】夏、秋间采取,洗净,晒干。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赤车使者根),并粗捣,…

  • 铁线草_铁线草的功效_铁线草的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假地豆、田吊子、血筋草、铺地藤、乌蝇羽、拐子草、田胡蜘蛛 性味:甘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无名肿毒,疮疖,热淋,石淋,下肢…

  • 杜仲叶_杜仲叶是中药吗_杜仲叶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性味: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主腰背疼痛;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

  • 无名异

    无名异(《雷公炮炙论》) 【异名】土子(《盛京通志》),干子(《本草求真》),秃子(《青海药材》),铁砂(《药材学》)。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软锰矿的矿石。 【矿物形态】软锰矿斜…

  • 猫眼草_猫眼草的用药禁忌_猫眼草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猫儿眼、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主痰饮咳喘;水肿;瘰疬;疥癣;无名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胡荽子

    胡荽子(《千金·食治》) 【异名】芫荽子(《普济方》)。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胡荽"条。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采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杂质,再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