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藓_葫芦藓的功能主治_葫芦藓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石松毛、红孩儿、牛毛七、火堂须、地七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止血。主风湿痹痛;鼻窦炎;跌打损伤;痨伤吐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藓科植物葫芦藓的植物体。

原形态:植物体矮小,淡绿色,直立,高1-3cm。茎单一或从基部稀疏分枝。叶簇生茎顶,长舌形,叶端渐尖,全缘;中肋粗壮,消失于叶尖之下,叶细胞近于长方形,壁薄。雌雄同株异苞,雄苞顶生,花蕾状。雌苞则生于雄苞下的短侧枝上;蒴柄细长,黄褐色,长2-5cm,上部弯曲,孢蒴弯梨形,不对称,具明显台部,干时有纵沟槽;蒴齿两层;蒴帽兜形,具长喙,形似葫芦瓢状。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氮肥丰富的阴湿地上。春、夏、秋均可见。资源分布:分布我国南北各省区,且为全世界广布种。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区。

文献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辛、涩、性平。有舒筋活血、祛风镇痛、止血等功能。用于治鼻窦炎、痨伤吐血、跌打损伤、关节炎等症。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72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扭肚藤_扭肚藤的副作用_扭肚藤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假素馨、白花菜、毛毛茶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风湿热痹;四肢肿痛;瘟疬;疮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

  • 刺楸树根_刺楸树根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刺楸树根的用药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刺根白皮、鸟不宿根皮、钉木树根、刺五加、刺楸根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主肠风下血;风湿热痹;跌打损伤;骨折;财身浮肿;疮疡肿毒…

  • 尖尾风_尖尾风是中药吗_尖尾风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尖尾峰、起疯晒、赶风晒、赶风帅、赤药子、赶风柴、黑节风、握手风、粘搦风、穿骨风、大风叶、廉鱼风、雪突、牛舌癀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散瘀止血;…

  • 小人参

    小人参(《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心叶党参的根。 【植物形态】心叶党参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壮,倒圆锥形,肉质白色,有须根。茎1~2枚,倾斜或攀援状,全体密被白色柔毛。叶…

  • 矮地茶_矮地茶有什么副作用_矮地茶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叶底珠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用于新久咳嗽,喘满痰多,湿热黄疸,经闭瘀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生长…

  • 续随子茎中白汁

    续随子茎中白汁(《开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茎中的白色乳汁。植物形态详"千金子"条。 【化学成分】茎含卅一烷、谷甾醇、三萜成分蒲公英赛醇和白桦脂醇。浆汁中含二羟基苯丙…

  • 地皮消_地皮消的食用方法_地皮消是如何帮助病人的

    基础信息 别名: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一扫光、红头翁、岩威灵仙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痈肿疮毒;跌打骨折;外伤感染…

  • 巴豆油

    巴豆油(《纲目》) 【来源】为 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药材】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萤光。有辛灼的香气。 【性味】辛,热,有毒。 …

  • 蚕豆花

    蚕豆花(《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植物形态详"蚕豆"条。 【采集】清明节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的花,黑褐色,皱缩,长约2厘米;萼紧贴花冠…

  • 款冬花

    款冬花(《本经》) 【异名】冬花(《万氏家抄方》),款花(《疮疡经验全书》),看灯花(《本草崇原集说》),艾冬花(《山西中药志》),九九花(《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款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