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草_虎皮草的禁忌_虎皮草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猪耳朵、牛耳朵、大叶金腰、马耳朵、龙香草、龙舌草、大脚片、大叶猫眼睛、虎草、坑草、闷鸡心、毛白菜、大虎耳草、岩乌金菜、斗甲、大叶毛大丁、岩窝鸡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带,收敛生肌。。主臁疮;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叶金腰的全草。

原形态:大叶金腰多年生草本,高8-16cm。有伸长的匍匐茎和发达的棕色须根。茎肉质多汁,紫红色,疏生有棕色柔毛或几无毛,基生叶数枚;叶柄长0.8-1cm,具褐色柔毛;叶片革质,倒卵状匙形,长3-20cm,宽2-11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成柄,近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面深绿色,有棕色毛;茎生叶小,匙形。不孕枝长达45cm;叶互生,匙形,顶部的叶稍密集。花茎自基生叶间抽出,茎生叶通常1片。多歧聚伞花序顶生;苞片卵形或阔卵形,长0.5-1.7cm;花两性,单花被;萼片4,白色或淡黄色,花后变绿色,直立,卵形;雄蕊8,长6-8mm,较萼片长;雌蕊心皮2,子房半下位,与萼筒相结合。蒴果水平开展,中央凹入,喙各具1针状毛。种子卵形,微小,有乳头状突起,暗紫褐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200m的山坡林下或沟边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江西、安徽、广东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治小儿惊风。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生肌,收敛。治臁疮,烫火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73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鲩鱼

    鲩鱼(《本草拾遗》) 【异名】鯶鱼(《尔雅》郭璞注),鰀鱼(《纲目》),混子(《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肉。 【动物形态】草鱼(《纲目》)体长,躯干…

  • 银线草

    银线草(《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鬼督邮(《本草经集注》),独摇草(《唐本草》),鬼独摇草(《纲目》),鬼都邮,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四叶金(《福建民间草药》),四叶对(…

  • 合掌消_合掌消的禁忌_合掌消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土胆草、合掌草、神仙对座草、硬皮草、合同硝、肿三消、牛皮消、扶地龙、水马尾、抱茎白前、野豆蕉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消肿。主风湿痹痛…

  • 落花生枝叶

    落花生枝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植物形态详"落花生"条。 【化学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的有:戊烯醇-3、已醇、芳樟醇、α-松油醇…

  • 梧桐叶_梧桐叶多吃有危害吗_梧桐叶的副作用有哪些

    基础信息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降血压。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痔疮;小儿疳积;泻痢;高血压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

  • 猪骨

    猪骨(《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骨头,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功用主治】治下痢、疮癣。 ①《纲目》:"颊骨煎汁服,解丹药毒。" ②《王圣俞手集》:"猪项上蜻蜓骨烧灰…

  • 荭草

    荭草(《别录》) 【异名】游龙(《诗经》),茏古(《尔雅》),红草(《尔雅·郭璞注》),天蓼、石龙(《别录》),茏鼓(《唐本草》),水荭、大蓼(《本草拾遗》),荭蓼(《汉英韵府》)…

  • 豇豆

    豇豆(《救荒本草》) 【异名】羊角、豆角(《医林纂要》),角豆、饭豆、腰豆、长豆、裙带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浆豆(《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

  • 铺地蜈蚣

    铺地蜈蚣(《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水杉(《植物学大辞典》),狗仔草(《广州植物志》),狮子草、龙须草、舒筋草(《贵州民间方药集》),…

  • 岩豆藤根

    岩豆藤根(《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根。 【植物形态】贵州崖豆藤,又名:大血藤、血贯肠、老鸦藤、老菀豆藤、小鸡血藤、鸡血藤。攀援灌木,多分枝。羽状复叶,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