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_浮小麦的用法用量_浮小麦的食用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浮麦

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除虚热;止汗。主止阴虚发热;盗汗;自汗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干瘪轻浮的颖果。

原形态:小麦,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60-100cm。秆直立,通常6-9节。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cm,宽8-14mm,先端渐尖,基部方圆形。穗状花序直立,长3-10cm;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2mm,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科行,每小穗具3-9花,仅下部的花结实;颖短,第1颖较第2颖为宽,两者背面均具有锐利的脊,有时延伸成芒;外稃膜质,微裂成3齿状,中央的齿常延伸成芒,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略短,脊上具鳞毛状的窄翼;雄蕊3;子房卵形。颖果长圆形或近卵形,长约6mm,浅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主要食粮之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汇言》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卓登山云,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倘属阴阳两虚,以致自汗盗汗,非其宜也。2.《本经逢原》:浮麦消克敛盗汗,取其散皮膝之热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00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铁草鞋

    铁草鞋(《云南中草药》) 【异名】豆瓣绿、岩浆草(《云南中草药》),公鱼藤(《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琴叶球兰及三脉球兰的叶。 【植物形态】①琴叶球兰攀援藤本。茎…

  • 地黄花

    地黄花(《本草图经》) 【异名】蜜罐(《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蕾,植物形态详"干地黄"条。 【功用主治】治消渴,肾虚腰痛。 ①《本草图经》:"为末服食,功…

  • 黄土

    黄土(《本草经集注》) 【异名】好土(《本草拾遗》),好黄土(《东医宝鉴》)。 【矿物形态】黄土一般呈灰黄色。富含钙盐及钙质结核,疏松,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柱状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

  • 浙贝母_浙贝母的功效和作用_浙贝母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蒲桃种子

    蒲桃种子(《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桃金娘种植物蒲桃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蒲桃壳"条。 【功用主治】治糖尿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 马鹿花

    马鹿花(《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豆科植物马鹿花的根。 【植物形态】马鹿花藤状灌木,高约3米。3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基出3…

  • 油桐-罂子桐

    罂子桐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1、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2、臁疮…

  • 蚱蝉_蚱蝉的药用价值_蚱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碉、鸣蜩、蝒、马蜩、蟧、鸣蝉、秋蝉、蜘蟟、炸蟟 性味:味咸;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熄风;镇惊。主小儿发热;惊风抽搐;癫痫;夜啼;偏头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水杨柳

    水杨柳(《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水麻,虾公岔树(《海南植物志》),水柳仔、水杨梅(《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细杨柳(《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水柳的根。 【植物形…

  • 葛花

    葛花(《别录》) 【异名】葛条花(《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植物形态详"葛根"条。 【采集】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 【药材】干燥花蕾呈不规则的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