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_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_大血藤主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血藤、过山龙、红藤、千年健、血竭、见血飞、血通、大活血、黄省藤、红血藤、血木通、五花血藤、血灌肠、花血藤、赤沙藤、山红藤、活血藤

性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主肠痈;痢疾;乳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

原形态:大血藤落叶木质藤本,长达10m。茎圆柱子形,褐色扭曲,砍断时有红色液汁掺出。三出复叶互生;有长柄;中间小叶倒卵形,长7-12cm,宽3-7cm,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花单性,雌异株,总状花序出自上年生叶腋基部,长达12cm,下垂;萼片6;花瓣6,黄色;雄花有雄蕊6个,花瓣对生;雌花有退化雄蕊6个,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胚珠1粒。浆果肉质具果柄,多数着生于一球形花托上。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熟期8-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深山疏林、大山沟畔肥沃土壤的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简易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攻血,治血块。2.《简易草药》: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3.《中药志》:祛风通经络,利尿杀虫。治肠痈,风湿痹痛,麻风,淋病,蛔虫腹痛。4.《湖南药物志》: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疖,血丝虫病。5.《闽东本草》:治心腹绞痛,赤白痢疾。6.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肢节酸痛,麻木拘挛,水肿,血虚头昏。7.《陕西中草药》: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8.《植物名实图考》:大血藤,今江西庐山多有之。蔓生,紫茎,一枝三叶,宛如一叶擘分,或半边圆,或有角而方,无定形,光滑厚韧。根长数尺,外紫内白。有菊花心,掘出曝之,紫液津润。浸酒一宿,艳红如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22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苞叶千斤拔叶

    大苞叶千斤拔叶(《贵州草药》) 【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详"大苞叶千斤拨"条。 【功用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促进生肌收口。

  • 石荠苎_石荠苎的作用和功效_石荠苎可以食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鬼香油、小鱼仙草、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土荆芥、野香茹、热痱草、香草、野芥菜、白鹤草、天香油、五香草、土茵陈、紫花草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

  • 老鹳草_老鹳草治疗面瘫_老鹳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五叶草、老官草、五瓣花、老贯草、天罡草、五叶联、破铜钱、老鸹筋、贯筋、五齿粑、老鸹嘴、鹌子嘴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主风湿痹痛…

  • 一味药

    一味药 (《贵州民间方药集》) 【别名】野槐树(《植物名实图考》),野蓝枝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狼牙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小豆柴、岩豆柴、铁扫把、野绿豆(《贵州民间…

  • 野决明

    野决明(《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野决明的茎叶及种子。 【植物形态】野决明多年生草本,高18~50厘米,无毛。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或稍菱形,长4~7厘米,阔1.5…

  • 野葱

    野葱(《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日葱(藏名)。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野葱的全草。 【植物形态】野葱多年生草本,高30~45厘米。鳞茎外被宿有的纤维状叶鞘。叶披针形,基部鞘状,先…

  • 米碎花_米碎花是中药吗_米碎花有什么危害

    基础信息 别名:虾辣眼、米碎仔、矮茶 性味:甘、淡、微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解毒剑疮。主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疮疡肿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羚羊角_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_羚羊角煮水方法

    基础信息 别名:泠角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

  • 杜仲叶_杜仲叶是中药吗_杜仲叶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性味: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主腰背疼痛;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

  • 凤仙透骨草_凤仙透骨草的药用价值_凤仙透骨草的适用范围

    基础信息 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 性味:味苦;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毒;鹅掌风;蛇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