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_带鱼的功效与作用_带鱼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鞭鱼、带柳、裙带鱼、海刀鱼、鳞刀鱼、白带鱼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解毒;止血。主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疮疖痈肿;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带鱼科动物带鱼的肉、鳞、油。

原形态:带鱼,体带状,很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体长一般50-70cm,大者长达120cm。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后缘达眼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突出。牙强大,侧扁而尖,两颌前端各有2对倒钩状大犬牙,上颌具侧牙10-13;下颌具侧牙12-14。鳃孔宽大,鳃耙(8-14)+(15-24),细短。体光滑,鳞退化为银膜。侧线于胸鳍上方显着下弯,沿腹缘伸达尾端。背鳍1285-145,起点在头后部,延达尾端。臀鳍88-13-13,完全由分离小棘组成,仅棘尖外露,第1鳍棘甚小。胸鳍11-12,短尖而低。无腹鳍。尾鞭状,尾鳍消失。体银白色,背鳍上关部及胸鳍浅灰色,具细小黑点。尾暗黑色。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为暖水性中下层回游鱼类,栖息于水深60-100m泥质海底。主食毛虾、乌贼及各种鱼类,白天沉至深处,夜间上浮表层。5-7月于河口外咸淡水区产卵,怀卵量3.5万-19.6万粒,浮性卵。秋末冬初,鱼群由背微南沿30-60m等深线进行越冬回游。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补五脏,去风杀虫。2.《食物宜忌》:和中开胃。3.《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2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武靴藤_武靴藤的功效与作用_武靴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断肠苦蔓、小羊角扭、小羊角木、羊角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武也藤、心胀黄、细叶羊角扭 性味:平;苦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排脓消肿;止痛生肌。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

  • 四方麻

    四方麻(《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山练草、四角草(《广西中兽医药植》),青鱼胆、四方青、四棱草(《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四方麻的全草。 【植物形态】四方麻多年生木…

  • 熊掌_熊掌可以食用吗_熊掌的作用和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熊蹯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胃;补气血;祛风湿。主脾胃虚弱;诸虚劳损;风寒湿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熊科动物黑熊和棕熊的足掌。 原形态:1.黑熊,…

  • 羊肝_羊肝是中药吗_羊肝的使用禁忌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养血;补肝;明目。主血虚萎黄,赢瘦乏力;肝虚目暗;雀目;青盲;障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肝。 原形态:1.山羊…

  • 溪黄草_溪黄草的药理作用_溪黄草的主治功能

    基础信息 别名: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香茶菜、山熊胆、黄汁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

  • 桑枝

    桑枝(《本草图经》) 【异名】桑条(《本草图经》)。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植物形态详"桑叶"条。 【采集】春末夏初采收,去叶,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30~60厘米的段或斜片,…

  • 芦荟叶

    芦荟叶(《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 【植物形态】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

  • 熊筋

    熊筋(《本经逢原》) 【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筋。动物形态详"熊胆"条。 【功用主治】《本经逢原》:"壮筋强力,与虎骨之搜风壮骨无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浸酒服。

  • 冂莶果

    冂莶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腺梗冂莶、冂莶或毛梗冂莶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冂莶"条。 【功用主治】驱蛔虫。 【选方】驱蛔虫:㈠腺梗冂莶果实三至五钱,早晨饭后(吃…

  • 鷩雉

    鷩雉(《本草拾遗》) 【异名】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 【动物形态】红腹锦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