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常山花_滇常山花的主要功效_滇常山花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乌药花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止血;止带。主崩漏;带下;治妇人红崩,水煎,点水酒服。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

原形态:滇常山,藻森,高1-3m。植株具臭味,幼枝、花序、叶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气,老枝毛渐脱落,有皮孔。单叶对生;叶柄1-6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或心形,长4-14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心形,边缘具有不规则锯齿或波状齿,表面被糙毛,背面密生淡黄色或黄褐色短柔毛;侧脉4-5对,基部脉腋具数个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苞片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3.5cm,早落;小苞片线形,长1-2.2cm;花萼钟状,红色,长6-9mm,被茸毛及少数腺体,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浅红色,花冠管短,多藏于花萼内,裂片5深裂,长圆形至卵圆形,长4-7mm;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熟时蓝黑色,径约7mm,其大部分被增大的红色宿存萼所包。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000m的山坡疏林下、山谷沟边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2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鸱鸺

    鸱鸺(《本草拾遗》) 【异名】怪鸱(《尔雅》),钩鵅(《本草拾遗》),大头鹰(《便民食疗》),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纲目》),猫头鹰(《本经逢原》),鬼鸠(《本草求…

  • 水苏根

    水苏根(《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根茎。植物形态详"水苏"条。 【采集】7~8月间结果后采收。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治打伤、扑伤,并治诸烂痛疮癣,…

  • 鸡翎草

    鸡翎草(《内蒙古中草药》) 【异名】长肉芽草、狐尾藻棘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叶棘豆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密生白色柔毛。叶多数基生,小叶…

  • 蜗牛_蜗牛的副作用_蜗牛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仆累、小牛螺、黄犊、蚹赢、蜗赢、蜾赢、彘赢、陵螺、山蜗、瓜牛、彘牛、负壳蜒蚰、海羊、蜒蚰赢、士牛儿、负壳蛞蝓、天螺、天螺蛳、无靥螺、肌母螺 性味:味咸;性寒;小毒 …

  • 糖茶藨

    糖茶藨(《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色果策尔玛买巴(藏名)。 【来源】为虎耳草种植物糖茶藨茎枝的内层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糖茶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小枝暗红褐色,光滑…

  • 补血薯_补血薯的功效与作用_补血薯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 性味:辛;微甘;凉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主肺劳咳血;肝脾肿大;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

  • 胆木

    胆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山熊胆、熊胆树、乌檀(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胆木的枝、树皮。 【植物形态】胆木乔木,高可达5米以上。树皮外…

  • 刺石榴

    刺石榴(《陕西中草药》) 【异名】山石榴(《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峨眉蔷薇的果实、根。 【植物形态】蛾眉蔷薇落叶灌木,高3~4米。茎直立,有扁阔皮刺;幼枝稠密丛…

  • 水线草

    水线草(《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水线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水线草,又名:伞房花耳草。一年生、披散、纤弱草本,高15~50厘米,秃净或被粉状微毛。茎多分枝,无毛或疏…

  • 水折耳

    水折耳(《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 【植物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