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_侧柏叶有什么医用价值_侧柏叶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柏叶、扁柏叶、丛柏叶

性味:苦;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丹毒;痄腮,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枝梢与叶。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药性论》。《本草纲目》: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扁柏。其树耸直,其皮薄,其肌腻,其花细琐,其实成丛,状如小铃。霜后四裂,中有数子,大如麦粒,芬芳可爱。柏叶松身者,桧也。松叶柏身者,枞也。松桧相半者,桧柏也。峨眉山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补遗》: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2.《本草经疏》:侧柏叶,味苦而微温,义应并于微寒,故得主诸血崩中赤白。若夫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则略同于柏实之性矣。惟生肌去湿痹,乃其独擅之长也。3.《本草汇言》: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捣汁服之立止;凡历节风痱周身走注,痛极不能转动者,煮汁饮之即定。惟热伤血分与风湿伤筋脉者,两病专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如血病系热极妄行者可用,如阴虚肺燥,因咳动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风湿闭滞者可用,如肝肾两亏,血枯髓败者匆用也。4.《药品化义》:侧柏叶,味苦滋阴,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又得阴气最厚,如遗精、白浊、尿营涩痛属阴脱者,同牛膝治之甚效。5.《本经逢原》:柏叶,性寒而燥,大能伐胃,虽有止衄之功,而无阳生之力,故亡血虚家不宜擅服。然配合之力,功过悬殊,如《金匮》柏叶汤,同姜、艾止吐血不止,当无此虑矣。若《济急方》同黄连治小便血;《圣济总录》同芍药治月水不断,纵借酒之辛温,以行苦寒之势,但酒力易过,苦寒长留,每致减食作泻,瘀积不散,是岂柏叶之过欤?。6.《本草求真》:侧柏叶,《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汤火伤损、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最佳。7.《名医别录》: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8.《药性论》:止尿血,能治冷风历节疼痛。9.《日华子本草》:炙冻疮。10.《本草图经》:杀五藏虫。11.《本草正》:善清血凉血,去湿热湿痹,骨节疼痛。捣烂可敷火丹,散痄腮肿痛热毒。12.《生草药性备要》:散血敷疮,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13.《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14.《岭南采药录》:凉血行气,祛风,利小便,散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33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地毡草

    地毡草(《泉州本草》) 【异名】金雀梅、金雀花(《泉州青草药》),天地花(《泉州本草》),地红花、小毛毡苔(《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茅膏菜科植物匙叶茅膏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

  • 小青藤香

    小青藤香(《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青藤、滚天龙、青藤细辛。 【来源】为防已科植物轮环藤的根。 【植物形态】轮环藤缠绕藤本。根粗壮,圆柱形,外表灰褐色,微扭曲。茎细硬,有纵沟,被…

  • 鬼臼叶

    鬼臼叶(《纲目》) 【异名】八角莲叶(《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的叶,植物形态详"鬼臼"条。 【功用主治】治哮喘,背痈溃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

  • 串铃_串铃有什么副作用_串铃有什么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万年、小羊芋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感冒;喉蛾;风湿骨痛;经闭;骨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

  • 岩乌头_岩乌头是中药吗_岩乌头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 性味:味辛;苦;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夏末秋初采挖块根…

  • 韭菜子_韭菜子有什么副作用_韭菜子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浊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

  • 鸢翅骨

    鸢翅骨(《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 【功用主治】治小儿齁咳累,鸢翅骨,刮灰兑开水服。

  • 甜瓜皮

    甜瓜皮(《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皮。植物形态详"甜瓜"条。 【功用主治】①《食医心镜》:"治热,去烦渴,煎皮作羹亦佳。" ②《滇南本草》:"泡水止牙疼。" 【用…

  • 枳壳

    【中药名称】枳壳(《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圆或玳玳花等将近成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枸橘"、"枳实"、"香橼"、"玳玳花"条。 【采集】7~8月间采收,从…

  • 梨(《别录》) 【异名】快果(陶弘景),果宗、玉乳、蜜父(《纲目》)。 【来源】主要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种的果实。 【植物形态】①白梨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