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_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_草豆蔻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豆蔻、漏蔻、草果、豆蔻子、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燥湿;行气健脾。主寒湿阴滞脾胃之脘腹冷痛;痞满作胀,呕吐;泄泻;食谷不化;痰馀;脚气;阐疟;口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

原形态:草豆蔻,多年生草本,株高1.5-3m。叶柄长1.5-2cm;叶片狭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0-65cm,宽6-9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有缘毛,两面无毛或仅在下面被极疏的粗毛;叶舌卵菜,长5-8mm,外被粗毛。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20-30cm,花序轴密被粗毛,小花梗长约3m,小苞片乳白色,阔椭圆形,长约3.5cm,先端钝圆,基部连合;花萼钟状,白色,长1.5-2.5cm,先端有不规则3钝齿,1侧深裂,外被毛;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8mm,裂片3,长圆形,上方裂片较大,长约3.5cm,宽约3.0cm,先端2浅裂,边缘具缺刻,前部具红色或红黑色条纹,后部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披针形,长4mm或有时不存;雄蕊1,长2.2-2.5cm,花药椭圆形,药隔背面被腺毛,花丝扁平,长约1.5cm;子房卵圆形,下位,密被淡黄色绢毛。蒴果近圆形,直径约3cm,外被粗毛,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沟谷、河边及林缘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1.《唐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2.《海药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壳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树也。叶如芄兰而小,三月采其叶,细破阴干之,味近苦而有甘。3.《蜀本草》:《图经》云,豆蔻苗似杜若;春花在穗端,如芙蓉,四房生于茎下,白色,花开即黄;根似高良姜;实若龙眼而无鳞甲,中如石榴子;茎、叶、子皆味辛而香。十月收。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2.《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3.《本草经疏》: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脾导滞,则口气不臭矣。辛散温行,故下气。寒客中焦,饮食不消,气因闭滞则霍乱。又散一切冷气、消酒毒者,亦燥湿破滞、行气健脾开胃之功也。产闽之建宁者,气芳烈,类白豆蔻,善散冷气,疗胃脘痛,理中焦。产滇、贵、南粤者,气猛而浊,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疠,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滞作胀闷及痛。4.《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热香散,功与肉蔻相似,但此辛热燥湿除寒,性兼有涩,不似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又功与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见当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热浮散,专治瘴疠寒疟也。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若使郁热内成,及阴虚血燥者,服之为大忌耳。5.《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6.《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7.《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8.《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9.《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速,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4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螳螂跌打_螳螂跌打服有什么禁忌_螳螂跌打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石柑子、硬骨散、硬骨头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接骨;祛风湿。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螳螂跌打…

  • 大叶香薷

    大叶香薷(《常用中草药配方》) 【异名】热痱草(《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疏花荠苧的全草。 【植物形态】疏花荠苧一年生直立摹本,高20~62厘米。茎方形,被有向下的…

  • 桑椹

    桑椹(《唐本草》) 【异名】葚(《尔雅》),桑实(《说文)),乌椹(《本草衍义》),文武实(《素问病机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桑葚子(《本草再新…

  • 川续断

    【中药名】川 续断   【别名】刺芹儿、山萝卜根、黑老鸦头、和尚头、山萝卜、川断、滋油菜、川萝卜根、鼓锤草。   【英文名】Dipsaci Radix   【药材来源】川续断科植物…

  • 蔷薇花_蔷薇花的药用功效_蔷薇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刺花、白残花、柴米米花、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暑,和胃,活血止血,解毒。主暑热烦渴;胃脘胀闷,吐血,衄血,口疮,痈疖,月经不调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猕猴骨

    猕猴骨(《证类本草》) 【异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 【动物形态】猕猴(陆玑《诗疏》),又名:狙(《庄子》),沐猴(…

  • 东北卫矛_东北卫矛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_东北卫矛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毛腺卫矛、鬼箭羽、卫矛、四棱树、毛叶卫矛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通经;消肿;止痛;杀虫。主症瘕结块;胸痹;经闭;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关节肿痛;虫积腹…

  • 小凤尾草

    小凤尾草(《陕西中草药》) 【异名】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柱香。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北京铁角蕨的全株。 【植物形态】北京铁角蕨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

  • 槟榔花

    槟榔花(《中药志》)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植物形态详"槟榔"条。 【采集】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药材】干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黄色至淡棕色。气无,味淡。…

  • 蜈蚣刺_蜈蚣刺的医用功效_蜈蚣刺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马椒、止血丹、马胶根、接骨药 性味:辛;苦;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接骨止血。主风寒湿痹;牙痛;骨折;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