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蚕_白僵蚕的美容功效_白僵蚕可以去疤痕吗

基础信息

别名: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

性味:味辛;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虫。

原形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资源分布:分布很广。

文献

出处:出自1.《本经》。2.《别录》:白僵蚕,生颖川平泽,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湿,湿有毒不可用。3.陶弘景: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即暴燥,都不坏。今见小白色,似有盐度者为好。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白僵蚕,《本经》味咸,《别录》辛平无毒,然详其用,应是辛胜咸劣,气微温之药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阳经。厥阴为风木之位,主藏血,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风热乘肝脏也,产后余痛,风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风寒,温能通行血脉,故主如上诸症也。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gan及诸疮瘢痕也。男子阴疡,风湿浸淫也,辛平能散风热,兼能燥湿,是以主之。2.《药性论》:《日华子》、苏颂、元素皆取其性属阳,风热为阳邪,能入皮肤经络,发散诸邪热气也。3.《本草求真》: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故书载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痰。合姜汤调下以吐,假其辛热之力,以除风痰之害耳。又云能治丹毒瘙痒,亦是风与热炽,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则热自解。4.《本草思辨录》:白僵蚕,味辛气温而性燥,故治湿胜之风痰,而不治燥热之风痰。小儿惊痫夜啼,是肝热生风,又为痰湿所痼而阳不得伸,是以入夜弥甚。僵蚕劫痰湿而散肝风,故主之。至男子阴疡,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无非厥阴之风湿为患,无他奥义。5.张寿颐:凡小儿惊痫夜啼,多属胎火上壅,郁热不通,宜降宜清,庶乎有豸。《本经》以僵蚕为是症主治,其为清肃降火之义,盖亦可想而知。《别录》以治崩中赤白,则为下焦郁热而设,清降之意,尤其昭然若揭。可知六朝以上是药主治之大旨,并不以为祛风解表之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56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地苏木

    地苏木(《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及全草。 【植物…

  • 枫柳皮

    枫柳皮(《唐本草》) 【异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 【植物形态】枫杨,又名:柜柳(《尔雅》郭璞注),枫柳(《唐本草》),桦柳、鬼柳(《群芳谱…

  • 泡桐叶_泡桐叶的功效与作用_泡桐叶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桐叶、白桐叶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主痈疽;疔疮肿毒;创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 原形态:1.泡桐…

  • 山杨柳

    山杨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黑杨柳。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 【植物形态】山杨柳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绒毛,幼枝及叶柄尤为浓密。单叶互生;矩状椭…

  • 脓见愁

    脓见愁(《广西中草药》) 【异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叶。 【植物形态】小柴胡小灌木,直立或披散,杖被极短星状毛。叶卵形、近圆形或倒卵形,长2~5…

  • 窝儿七_窝儿七可以入药吗_窝儿七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阿儿七、窝儿参、早荷、一碗水、一把伞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小腹疼痛;毒蛇咬伤;痈肿疮疖 生长…

  • 龙须藤_龙须藤可以入药吗_龙须藤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轮环藤、牵藤暗消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祛风止痛。主咽喉肿痛,白喉,热淋,石淋,牙痛,胃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

  • 射干

    射干(《本经》) 【异名】乌扇、乌蒲(《本经》),黄远(《吴普本草》),夜干(《本草经集注》),乌要、乌吹、草姜(《别录》),鬼扇(《补缺肘后方》),风翼(《本草拾遗》),仙人掌、…

  • 海蜇皮

    海蜇皮(《纲目拾遗》) 【异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 【来源】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伞部。动物形态详…

  • 百花锦蛇_百花锦蛇的功效与作用_百花锦蛇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白花蛇、花蛇、菊花蛇 性味:味甘;咸;性温 功能主治:搜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定惊。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筋脉拘急;风湿疼痛;肌肤单板机木不仁麻风疥癣;小儿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