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_白及的主治功能_白及与白芨区别

基础信息

别名: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冰球子、白鸟儿头、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

性味:苦;甘;涩;寒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毒;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根茎。

原形态:白及,多年生草本,高15-70cm。根茎(或称假鳞茎)三角状扁球形或不规则菱形,肉质,肥厚,富粘性,常数个相连。茎直立。叶片3-5,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8-3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花序轴长4-12cm;苞片披针形,长1.5-2.5cm,早落;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3-4cm;萼片和花瓣等长,狭长圆形,长2.8-3cm;唇瓣倒卵形,长2.3-2.8cm,白色或具紫纹,上部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先端内凹,中央具5条褶片,侧裂片直立,合抱蕊柱,稍伸向中裂片,但不及中裂片的一半;雄蕊与雌蕊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药块4对,扁而长;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cm,直径约1cm,两端稍尖,具6纵肋。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山谷较潮湿处。资源分布: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1.《本经》。2.《蜀本草》:《图经》云,白及叶似初生栟榈及藜芦;茎端生一薹,四月开生紫花;七月实熟,黄黑色,冬雕;根似菱,三角,白色,角头生芽。今出申州。二月、八月采根用。3.《本草衍义》:白敛、白及,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须而行。4.《纲目》:《别录》有名未用白给,即白及也,性味功用皆同。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白及,性涩而收,故能入肺止血,生肌治疮也。2.《本草经疏》:白及,苦能泄热,辛能散结,痈疽皆由荣气不从,逆于肉里所生;败疽伤阴死肌,皆热壅血瘀所致,故悉主之也。胃中邪气者,即邪热也;贼风痱缓不收,皆血分有热,湿热伤阴之所生也,入血分以泄热,散结逐腐,则诸证靡不瘳矣。3.《本草汇言》:白及,敛气,渗痰,止血,消痈之药也。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味苦气寒,善入肺经。凡肺叶破损,因热壅血瘀而成疾者,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肺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也。如肺气郁逆,有痰有火有血,迷聚于肺窍气管之中,此属统体一身气道之故,理直清肺之原,降气之逆,痰血清而火自退矣,若徒用此药,粘腻封塞,无益也。4.《本草经百种录》:白及,气味冲淡和平,而体质滑润,又极粘腻,入于筋骨之中,能和柔滋养,与正气相调,则微邪自退也。5.《本草求真》:白及,方书既载功能入肺止血,又载能治跌扑折骨,汤火灼伤,恶疮痈肿,败疽死肌,得非似收不收,似涩不涩,似止不止乎?不知书言功能止血者,是因性涩之谓也;书言能治痈疽损伤者,是因味辛能散之谓也。此药涩中有散,补中有破,故书又载去腐、逐瘀、生新。6.《重庆堂随笔》:白及最粘,大能补肺,可为上损善后之药。如火热未清者,不可早用,以其性涩,恐留邪也。惟味太苦,宜用甘味为佐,甘则能恋膈。又宜噙化,使其徐徐润入喉下,则功效更敏。其法以白及生研细末,白蜜丸龙眼大,临卧噙口中,或同生甘草为细末,甘梨汁为丸亦可。若痰多咳嗽久不愈者,加白前同研末,蜜丸噙化。7.《本草便读》:白及,必虚而有热者,乃为相宜耳。虽禀收敛之性,而仍具苦泄辛散之意,与白蔹相近,故每相须而用。8.《本草正义》:白及,《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别录》除白癣疥虫,皆以痈疡外敷及掺药言之。味苦辛而气寒,故能消散血热之痈肿;性粘而多脂,则能疗败疽之死肌;苦辛之品,又能杀虫,则除白癣、疥虫,外疡消肿生肌之要药也。主胃中邪气者,则苦寒之品,能除胃热耳。惟贼风痱缓不收,其义未详,不敢强解。白及治肺痈,世每疑其腻滞而不敢用,然苦寒本清肺胃,又能补伤,苟非火焰极盛之时,而臭痰腥秽之气,已惭退舍,即可用以兼补兼清,不致助痰留患,与二冬、玉竹等比也。9.《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10.《别录》:除白癣疥虫。11.《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疹疱,令人肌滑。12.《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13.《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痫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瘘,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14.《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15.李杲:止肺血。16.《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17.《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5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化香树果

    化香树果(《湖南药物志》) 【异名】化香树球(《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化香树的果序。植物形态详"化香树叶"条。 【性味】辛,温。 ①江西《草药手册》:"辛,温。"…

  • 金线草根

    金线草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 落霜红

    落霜红(《江西草药》) 【异名】细叶冬青、小叶冬青、细毛全冬(《江西草药》),猫秋子草、疮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冬青种植物落霜红的叶。 【植物形态】落霜红落叶灌木,高1…

  • 冰糖_冰糖的功效和作用_冰糖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脾胃气虚;肺燥咳嗽;或痰中带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茎中的液汁,制成白沙糖后再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 …

  • 蓬蘽

    蓬蘽(《本经》) 【异名】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纲目,),寒藨(《医林纂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植物形态详"乌龙摆尾"条。 【采集】秋季果熟时采收…

  • 锡(《本经》) 【异名】白锡(《山海经》),矧(《尔雅》),镴(《周礼》郑玄注),白镴(《尔雅》郭璞注)。 【来源】为一种银白色金属,主要由锡石中炼出。矿物形态详"锡矿"条。 【药…

  • 续断

    续断(《本经》) 【异名】龙豆,属折(《本经》),接骨、南草(《别录》),接骨草(《卫生易简方》),川断(《临证指南》)。 【来源】为川续断种植物川续断或续断的根。 【植物形态】①…

  • ?草

    ?草(《唐本草》) 【异名】勒草、黑草(《别录》),葛?蔓(《唐本草》),葛勒蔓(《蜀本草》),来莓草(《开宝本草》),葛?草(《圣济总录》),葛勒子、涩萝蔓(《救荒本草》),割人…

  • 虻虫_虻虫可以作为中药材吗_虻虫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 性味: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症。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

  • 梅叶

    梅叶(《本草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植物形态详"乌梅"条。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日华子本草》:"煎浓汤,治休息痢并霍乱。" 【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