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_白屈菜的化学成分分析_白屈菜是否有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地黄连、牛金花、土黄连、八步紧、断肠草、山西瓜、雄黄草、山黄连、假黄连、小野人血草、黄汤子、胡黄连、小黄连

性味: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镇病;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黄疸;水肿;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全草。

原形态:白屈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含橘黄色乳汁。主根粗壮,圆锥形,土黄色或暗褐色,密生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细长柔毛。叶互生,一至二回奇数羽状分裂;基生叶长10-15cm,裂片5-8对,裂片先端钝,边缘具不整齐缺刻;茎生叶长5-10cm,裂片2-4对,边缘具不整齐缺刻,上面近无毛,褐色,下面疏生柔毛,脉上更明显,绿白色。花数朵,排列成伞形聚伞花序,花梗长短不一;苞片小,卵形,长约1.5mm;萼片2枚,椭圆形,淡绿色,疏生柔毛,早落;花瓣4枚,卵圆形或长卵状倒卵形,黄色,长0.8-1.6cm,宽0.7-1.4cm,两面光滑,雄蕊多数,分离;雌蕊细圆柱形,花柱短,柱头头状,2浅裂,密生乳头状突起。蒴果长角形,长2-4.5cm,直径约2mm,直立,灰绿色,成熟时由下向上2瓣。种子多数细小,卵球形,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湿润地、水沟边、绿林草地或草丛中、住宅附近。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江苏、江西、四川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中国药植志》:治胃肠疼痛及溃疡。外用为疥癣药及消肿药,以生汁涂布之。2.《山西中药志》:下心火,退烧解热,消炎杀菌,镇痛镇静。3.《四川中药志》:治肝硬化,皮肤结核,脚气病,胆囊病及水肿黄疸。4.《陕西中药志》:治毒蛇咬伤,止疼消肿。5.《北方常用中草药》: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57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六股筋

    六股筋(《陕西中草药》) 【异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 【植物形态】兴山荚蒾常绿灌木,全体平滑无毛。小枝赤褐色,有光泽。叶对生…

  • 薄荷油_薄荷油有什么作用_薄荷油有延时功效嘛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挥发油。 原形态:多年生…

  • 草玉梅(虎掌草)

    【药品名称】草玉梅【藏药名】苏嘎【拼音名】Caoyumei【英文名】FRUCTUSANEMONIS【标准编号】WS3-BC-006 【来源/处方】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草玉梅Anemon…

  • 细叶小羽藓_细叶小羽藓治什么病_细叶小羽藓的医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扁桃体炎;乳腺炎;丹毒;疖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膀胱炎;尿道炎;附件炎;产后…

  • 木棉皮

    木棉皮(《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木棉花"条。 【药材】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0.3~0.7厘米,长约5~6厘米,宽约2~3厘米,外…

  • 黄连

    黄连(《本经》) 【异名】王连(《本经》),灾连(《药性论》)。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南黄连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黄连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

  • 刺蜜

    刺蜜(《本草拾遗》) 【异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克尔(维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

  • 铁牛钻石_铁牛钻石怎么入药_铁牛钻石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钻石风、石钻子、青木香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痛;慢性咳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四川清风藤的根。 …

  • 铃当子

    铃当子(《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西伯利亚牵牛的种子。 【植物形态】西伯利亚牵牛一年生草本,无块根。茎细弱而匍匐,稍缠绕。单叶互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较小,先端细长而尖,…

  • 茴香茎叶_茴香茎叶的害处_茴香茎叶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茴香菜、草蘹香、香丝菜 性味:味甘;辛;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散寒止痛。主恶心呕吐;疝气;腰痛;痈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伞形科植物茴香的茎叶。 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