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三七_白背三七的药用功效_白背三七能当菜吃吗

基础信息

别名:大肥牛、枪刀药、清心菜、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土田七、白血皮菜、胡豆七、胖儿草、三百棒、地滚子、磊救驾、百步还阳、石三七、树三七、大绿叶、接骨丹、玉枇杷、金丝枇杷、白东枫、厚面皮、鸡菜、白番苋

性味:味辛;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止血。主咳嗽;疮疡;烫炎伤;跌打损伤;风湿痛;崩漏;外伤出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全草。

原形态:白子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块状,坚实,具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常常紫红色;被白以柔毛。单叶互生,多聚生于茎的下部,稍厚,略带肉质;茎下部叶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卵形,长5-12cm,宽2.5-4.5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有时有两耳,边缘有粗锯齿和白色睫毛,齿尖有腺体,两面具柔毛,有短叶柄;茎上部叶的边缘有时作不规则的羽状分裂,无叶柄。头状花序排列成扩展的伞房花丛,黄色;总苞1列,总苞片膜质,总苞基部有数枚小苞片;全为管状花,冠管上部膨大,先端5齿;雄蕊5;花柱先端分成2条,有细长钻形附器。瘦果深褐色;冠毛多数,白色。花期5-6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疏林下或栽培于农舍附近田边地角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2.《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60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刺萆薢

    刺萆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红萆薢、美人扇。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萆薢的根茎。 【植物形态】刺萆薢藤状灌木,长约3米。根茎肥大,块状。茎常具坚硬的刺。单叶互生,革质,…

  • 酒糟

    酒糟(《本草拾遗》) 【异名】甜糟(《本草拾遗》),糟(《日华子本草》),红糟(《养生必用方》),酒醅糟、粕(《纲目》)。 【来源】为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 【化学成分】…

  • 柚叶

    柚叶(《纲目》)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柚"条。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 【性味】《本草求原》:"辛,温。" 【功用主治】治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 ①《纲…

  • 夜花藤

    夜花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吼喃浪(傣名)。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夜花藤的全株。 【植物形态】夜花藤常绿木质藤本。嫩枝被柔毛,老枝无毛,灰褐色,有多数细条纹。叶近革质,…

  • 苍耳子

    苍耳子(《千金·食治》) 【异名】枱耳实(《本经》),牛虱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

  • 黄葵

    黄葵(《广西中草药》) 【异名】野芙蓉、假棉花(《广西中草药》),假山稔、毛夹(《海南植物志》)。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葵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黄葵,又名:麝香秋葵。一年生或二…

  • 蜂蝇_蜂蝇的适用范围_蜂蝇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花虻、食蚜蝇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主脾虚食滞,消化不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狂蝇科动物蜂蝇的幼虫。 原形态:蜂蝇,体型如蜜蜂,长约15mm…

  • 蹼鱼目

    蹼鱼目(《政和本草》) 【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眼睛。动物形态详"蹼鱼"条。 【功用主治】《政和本草》:"治刺伤中毒水,烧蹼鱼目灰涂之。"

  • 天竹黄_天竹黄的用药禁忌_天竹黄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心定惊。主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

  • 百合子

    百合子(《纲目》)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植物形态及选方详"百合"条。 【功用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