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_百部的功效与作用_百部怎么使用杀死虱子

基础信息

别名:百部根、白并、玉箫、箭杆、嗽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九丛根、九虫根、一窝虎、九十九条根、山百根、牛虱鬼、药虱药

性味:甘;苦;微温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对叶百部的根。

原形态:1.直立百部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块根簇生,肉质,纺锤形。茎直立,不分枝。叶3-4片轮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5-5.5cm,宽1.8-3.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脉通常5条,中间3条特别明显。花腋生,多数生于茎下部鳞叶腋内,花梗细长;花被片4,卵状披针形;雄蕊4,紫色,药隔膨大成披针形附属物,花药线形,先端有狭卵状附属物;子房卵形,柱头短。蒴果。花期4-5月,果期7月。2.蔓生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无毛。根肉质,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下部直立,上部蔓状。叶3-4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1.8-4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截形,全缘;叶脉5-9条。花梗丝状,长1.5-2.5cm,其基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每梗通常单生1花;花被4片,淡绿色,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丝短,花药内向,线形,先端有一箭头状附属物;子房卵形,甚小,无花柱。蒴果广卵形面扁,内脏长椭圆形种子数颗。花期5月,果期7月。3.对叶百部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m。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茎缠绕。叶通常对生;叶柄长3-10cm;叶片广卵形,长8-30cm,宽2.5-10cm,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5条。花梗腋生,不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黄绿色带紫色条纹,花药附属物呈钻状或披针形。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蔓生百部生于山地林下或竹林下。2.直立百部生于阳坡灌丛中或竹林下。3.对叶百部生于向阳的灌木林下。资源分布:1.蔓生百部分布化东及河南、湖北等地。2.直立百部分布华东及陕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3.对叶百部分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1.陶弘景:百部,山野处处有,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而苦强。……亦主去虱;煮作汤洗牛犬虱即去。《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种草似百部,但长大尔,悬火上令干,夜取四、五寸,短切,含咽汁,主暴嗽甚良,名为嗽药。疑此是百部,恐其土肥润处,是以长大尔。2.《本草图经》:百部根,旧不出州土,今江、湖、淮、陕、齐、鲁州郡皆有之。春生苗,作藤蔓,叶大而尖长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抱朴子》:治咳及杀虫。2.《别录》:主咳嗽上气。3.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4.《药性论》: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5.《本草拾遗》:火炙浸酒空腹饮,去虫蚕咬,兼疥癣疮。6.《日华子本草》:治疳蛔及传尸骨蒸劳,杀蛔虫、寸白、蛲虫。7.《滇南本草》:润肺,治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痨咳嗽,杀虫。8.《中国药植志》:与猪蹄煮服,可以治风湿症。9.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百日咳,肺结核,支气管炎,皮炎,湿疹,荨麻疹,脚癣,阿米巴痢疾。10.《纲目》: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此为异耳。11.《本草经疏》:百部根,《蜀本》云微寒,《日华子》言苦,《本经》言微温者误也。苦而下泄,故善降,肺气升则喘嗽,故善治咳嗽上气。能散肺热,故《药性论》主润肺。其性长于杀虫,传尸骨蒸劳,往往有虫,故亦主之。疳热有虫,及蛔虫、寸白虫、蛲虫,皆能杀之。百部味苦,脾虚胃弱人宜兼保脾安胃药同用,庶不伤胃气。12.《本草述》:百部,乃先哲多谓其能治久嗽,损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浸无区别乎哉!13.《本草新编》:百部,杀虫而不耗气血,最有益于人,但其力甚微,用之不妨多也。然必与参、茯、芪、术同用为佳。大约用百部自一钱为始,可用至三、四钱止,既益肺胃脾之气,又能杀虫。倘痨病有传尸之虫者,须同地骨皮、沙参、丹皮、熟地、山茱共用为好。14.《本草正义》:百部,善于杀虫,……即劳瘵家肺中有虫,亦是虚热,此其专药,似不可谓之性温,故甄权以为甘,《大明》以为苦,苏恭且以为微寒,缪氏《经疏》直谓《别录》为误,盖亦有理。然即曰微温,亦如紫菀温润,专治肺咳之例,究非温热之温,故凡有咳嗽,可通用之。本是草根,而多者可数十茎,性专下降,故治上气。濒湖谓百部亦天门冬之类,故皆治肺病,杀虫,但百部气温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门冬性寒而不热,热嗽宜之。颐谓濒湖此说,尚嫌太泥,实则门冬甘腻,止可治燥热之嗽,而肺有寒饮痰滞者,皆其大忌。百部虽曰微温,然润而不燥,且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颇有捷效,功力实在紫菀、百部二味,宣通肺气;《千金方》谓一味取汁浓煎,可愈三十年嗽,有自来矣。石顽谓肺热劳瘵喘嗽,有寸白虫者宜之,蛲虫痢及传尸骨蒸多用之。又谓脾胃虚人弗用,以其味苦伤胃之故。颐谓专主上气,正其味苦之功,凡嗽皆肺气上逆,非此不治,若嫌其微伤胃土中和,以参、术补中之品相辅而行可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66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凤凰衣

    凤凰衣(《医学入门·本草》) 【异名】鸡卵中白皮(《别录》),鸡子白皮(孟诜《必效力》),凤凰退(《本草蒙筌》),鸡蛋膜衣(《现代实用中药》),鸡蛋衣(《浙江中药手册》)。 【来源…

  • 金甲豆_金甲豆吃了中毒了怎么办_金甲豆有副作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黄帝豆、五色豆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消肿。主血虚;胸腹疼痛;跌打肿痛;水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甲豆的种子。 原形态:金甲…

  • 华山矾

    华山矾(《广西中药志》) 【异名】降痰王、贡檀兜、钉地黄(《植物名实图考》),华灰木、牛特木、雷公针、膨药、白花丹、七针、土黄柴(《广西中兽医药植》),米碎花木,大米仔花(《南宁市…

  • 衡州乌药_衡州乌药的害处_衡州乌药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矮脚樟、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 性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顺气宽胸;祛风止痛。主胸膈痞胀;脘腹疼痛;疝气;膀光冷气;小便频数;风湿腰腿痛;跌打伤…

  • 麝香

    麝香(《本经》) 【异名】当门子、脐香(《雷公炮炙论》),麝脐香(《纲目》),四味臭(《东医宝鉴》),臭子、腊子(《中药志》),香脐子(《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雄…

  • 林檎根

    林檎根(《食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根,植物形态详"林檎"条。 【功用主治】《食疗本草》:"治白虫,蛔虫,消渴,好睡。"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两。

  • 五色梅

    五色梅(《广西中药志》) 【异名】山大丹、大红绣球、珊瑚球(《南越笔记》),龙船花(《植物名实图考》),臭金凤、如意花、昏花(《岭南采药录》),七变花(《华北经济植物志要》),如意…

  • 伸筋草

    伸筋草(《分类草药性》) 【异名】石松(《本草拾遗》),过山龙(《滇南本草》),宽筋藤(《生草药性备要》),火炭葛(《本草求原》),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中药志》),狮子毛…

  • 蛇根草

    蛇根草(《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四季花、雪里开花(《浙江民间草药》),雪里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蛇根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蛇根草多年生草本,茎高2…

  • 瓠子子

    瓠子子(《滇南本草》) 【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瓠子"条。 【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 【功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