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泡

牛尾泡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山泡刺藤、黄泡叶(《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泡子的叶和根。

【植物形态】黄泡子
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高1~1.5米.茎细长,具有柄腺毛,或脱落,散生小钩状皮刺。叶互生;近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疏生具凸头的小锯齿,近基部常有小裂片,两面无毛,下面中脉和叶柄有皮刺;叶柄长2~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或其下各叶腋生总状花序;花白色,直径6~8毫米;花梗短,疏生柔毛和腺毛;萼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钻状。果时反折;内外两面有柔毛;花瓣较萼裂片短;雄蕊多数,花丝扁;心皮多数,分离。聚合果球形,直径5~7毫米,红色,只有10多个小核果。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坡灌丛中,路边及林缘。分布四川,贵州,广西,湖北等地。

【采集】叶夏、秋采,根全年可采。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酸涩,平。"

【功用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收敛,止血,解毒。根:通经散瘀。治吐血,痔疮出血。叶:治黄水疮,湿热疮毒。"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止痛,利尿,杀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撒。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402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细辛

    白细辛(《四川中药志》) 【异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 【植物形态】单叶升麻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叶基…

  • 仙桃草_仙桃草是中药吗_仙桃草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水蓑衣、英桃草、小头红、蟠桃草、接骨仙桃、无风自动草、接骨草、小伤力草、小虫草、地胡椒、病疳草、八卦仙桃草、旱仙桃草、小将军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

  • 小叶枇杷

    小叶枇杷(《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 【异名】白香柴(《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黄花杜鹃(《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的叶。 【植…

  • 柚(《本草经集注》) 【异名】条(《尔雅》),雷柚(《广志》),柚子(陶弘景),胡柑(《唐本草》),臭橙(《食性本草》),臭柚(《桂海虞衡志》),朱栾、香栾(《纲目》),抛(《五杂…

  • 鹿骨_鹿骨可以入药吗_鹿骨有毒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虚赢;强筋骨;除风湿;止泻痢;生肌敛疮。主虚劳骨弱;风湿痹痛;泻痢;瘰疬;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 原…

  • 枳根皮

    枳根皮(《本草拾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根皮。植物形态详"枸橘"条。 【化学成分】根含柠檬苦素、印度榅桲素、邪蒿素、β-谷甾醇、枸橘素。 【功用主治】治齿痛,痔疾,便血。…

  • 直萼黄芩_直萼黄芩的功效与作用_直萼黄芩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半枝莲、滇紫花地丁、屏风草、小黄芩、兰花地丁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泻火平喘;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喘;热毒泻痢;肝炎;肠痈;痈疽肿毒;咽喉肿痛;走马牙疳;…

  • 桑枝

    桑枝(《本草图经》) 【异名】桑条(《本草图经》)。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植物形态详"桑叶"条。 【采集】春末夏初采收,去叶,略晒,趁新鲜时切成长30~60厘米的段或斜片,…

  • 文蛤

    文蛤(《本经》) 【异名】花蛤(《梦溪笔淡》),黄蛤(《现代实用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 【来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 【动物形态】文蛤贝壳2…

  • 野葡萄藤

    野葡萄藤(《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大风藤(《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叶。植物形态详"五角叶葡萄"条。 【采集】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功用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