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薯_补血薯的功效与作用_补血薯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七叶薯、血参、七爪金龙

性味:辛;微甘;凉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主肺劳咳血;肝脾肿大;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

原形态:七叶薯蓣缠绕草质藤本。全株除叶片有较疏的柔毛,老时脱落,或叶脉有柔毛外,其余密被淡褐色绒毛,茎有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长达15cm,有时有刺;有3-5(-7)小叶,叶片长7-23cm,宽3-8.5cm,先端尾状渐尖,全缘或边缘波状,背面灰绿色;中间小叶片被针状长椭圆形至椭圆形或宽倒被针形,最外侧的小叶片斜被外形至斜卵状长椭圆形。雄花序为总状花序,2-4个或单个着生在无叶的花枝上;雄花花梗长约0.5mm;外轮花被片三角状卵形,内轮近长圆形;雄蕊3,着生外轮花被片基部,与3枚退化雄蕊互生;雌花序为穗状花序,长达50cm,2-3个着生叶腋。蒴果反折,三棱状长方倒卵形,长3.5-5cm,宽2-3cm;种子着生每室中轴顶部,种翅向蒴果基部伸长。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30m的山坡、山谷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86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芭蕉叶

    芭蕉叶(《纲目》)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 ②《江西草药》:"…

  • 高粱根_高粱根的副作用是什么_高粱根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蜀黍根、爪龙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平喘;利水;止血;通络。主咳嗽喘满;小便不利;产后出血;血崩;足膝疼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高梁的根。 …

  • 丹参_丹参是如何帮助病人的_丹参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红…

  • 金盏草根

    金盏草根(《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金盏花的根。植物形态详"金盏草"条。 【功用主治】治疝气。 【选方】治疝气:金盏草鲜根二至四两(干的一至二两),公鸡一只(洗净,去…

  • 刺梨花

    刺梨花(《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植物形态详"刺梨"条。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止泄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 罂粟壳

    罂粟壳(《本草发挥》) 【异名】御米壳(《医学启源》),粟壳(《易简方》),烟斗斗、鸦片烟果果(《中药志》)。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果壳。植物形态详"罂粟"条。 【采集】…

  • 红背酸藤_红背酸藤的功效_红背酸藤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酸藤、黑风藤、风藤、酸藤木、三酸藤、蚂蝗藤、牛卷藤、乳藤、酸叶藤、麻骨风、头林心、斑鸠藤、厚皮藤 性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滞;活血消肿。主咽喉肿痛…

  • 佛手露

    佛手露(《纲目拾遗》) 【来源】为芸香种植物佛手的果实的蒸馏液。植物形态参见"佛手柑"条。 【性味】《纲目拾遗》:"味淡。" 【功用主治】①《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 白苋_白苋的医药作用_白苋可以治疗痢疾吗

    基础信息 别名:细苋、糠苋、野苋、猪苋 性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痢疾;泄泻;小便赤涩;疮肿;蛇虫螫伤;牙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皱果苋的全…

  • 番石榴皮

    番石榴皮(《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根皮及树皮。植物形态详"番石榴干"条。 【化学成分】根含阿江榄仁酸。树皮含鞣质18.56%和有机酸。茎皮含无色矢车菊素、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