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灵枢·阴阳清浊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
  黄帝说:我听说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十二条大河流相对应,自然界十二条大河流有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各不一样,另外还有清浊的区别,然而人体经脉中的气血都是一样的,那怎么能说二者是相应的呢?

  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
  岐伯说:人体经脉中的气血如果都是一样的,那么推及整个社会所有的人就应该是相同的了,如此怎么会发生混乱的情况呢?

  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
  黄帝说:我问的是一个人的气血情况,并不是询问整个社会所有的人。

  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岐伯说:一个人体内有逆乱之气,就跟整个社会上众人之中总会有作乱之人一样,总体的看都是一个道理。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
  黄帝说:我想知道人身之气的清浊情况。

  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岐伯说:人体受纳饮食物所化生的是浊气,呼吸的自然界空气所化生的是清气。清气注入属阴的五脏,浊气注入属阳的六腑。饮食物所化生的浊气中的清气,向上出于咽部;清气中的浊气,就会下行。如果清气和浊气相互干扰而不能正常的升降,就叫做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
  黄帝说: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清气和浊气的这些情况应该怎样区别呢?

  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岐伯说:清浊之气的大略区别为,清气上升注于肺,浊气下行走于胃。胃里的清气,向上出于口;肺里的浊气,向下注于经脉,内积于气海之中。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独(别本作浊)甚乎?
  黄帝说:各阳经都接受浊气,哪条阳经接受浊气最多呢?

  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岐伯说:手太阳小肠经在各阳经中接受的浊气最多,手太阴肺经在各阴经中接受的清气最多,清气向上行于面部各窍,浊气向下行于诸经脉。各阴经都接受清气,唯独足太阴脾经接受胃中水谷所化生的浊气。

  黄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说:人体的清气、浊气异常应当怎样治疗呢?

  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岐伯说:清气的性质是滑利的,浊气的性质是滞涩的,这是清气、浊气的正常的表现。所以,如果是由于浊气异常引起的病变,针刺时应当深刺而留针时间长;如果是由于清气异常引起的病变,针刺时应当浅刺而快速出针;如果是由于清气与浊气相互干扰而导致升降失常的病变,就应当察明病情,了解清气、浊气相互干扰的程度和部位,再结合清气、浊气的特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调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00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五 灵枢·刺节真邪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矇,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

  • 卷二十一 灵枢·寒热病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

  • 卷二十六 灵枢·杂病

      厥挟脊而痛至顶,头沉沉然,目吭硫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厥而腹向向然,多…

  • 卷二十八 灵枢·口问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黄帝在闲暇独处的时候,屏退左右之后问岐伯说:我已经学到了九针针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判断阴阳顺逆的…

  • 卷十二 灵枢·经水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

  • 卷二十三 灵枢·热病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

  • 卷四十七 灵枢·本藏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

  • 卷三十八 灵枢·逆顺肥瘦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  黄帝问岐伯说:我从先生这里听到了针刺治疗的道理,许多内容…

  • 卷三十四 灵枢·五乱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  黄帝说:人体的十二经脉,其属性分别与五行相合,又与四时相应,但不知因何失调而引起脉气运行的逆乱?又是什么原因能使…

  • 卷四十四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  黄帝说: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