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伤寒营闭卫郁,则生表寒,中风卫闭营郁,则生里热,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则寒热往来,形状如疟。盖寒伤营则营欲泄,泄而不透,故敛束卫气而为寒,风伤卫则卫欲闭,闭而不开,故遏逼营血而为热。营郁热发,及其卫衰而营血外乘,又束卫气而寒来,卫郁寒生,及其营衰而卫气外乘,又遏营血而热来,此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营卫交争,迭为胜负之故也。若其人便调不呕,寒热频发,日二三度,脉微缓者,是正气颇旺,不久将发,病为欲愈,无用治也。若脉浮而紧,面热身痒,是阳为阴郁,欲发而未能也。仲景脉法: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伤,骨节烦疼,当发其汗。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双泻营卫也。若其寒热不频,日仅再作,是其正气之虚,不能频发,而风多寒少,卫郁不盛,宜桂枝二麻黄一汤,重泻其营而轻泻其卫也。如其发热作渴,脉浮而洪大者,是兼有里热,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稍清其内热也。

【6】桂枝麻黄各半汤 三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 甘草 麻黄去节 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去皮尖,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7】桂枝二麻黄一汤 四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生姜切,一两六铢 甘草炙,一两二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大枣擘,五枚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9】桂枝二越婢一汤 五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生姜切,一两二铢 大枣擘,四枚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中医眼科备读》

    作者:聂天祥 致读者 前言 编者说明 《中医眼科备读》目录 卷一 目论语摘 概论 散清补泻 通利玄府 概论 五轮辨证 辨虚实、阴阳、经络 辨风热湿痰 辨目病难易 六淫 精亏 血病 …

  • 《伤寒说意》_衄血

    伤寒皮毛外闭,卫气莫泄,经脉郁隆,而傍无透窍,势必上寻出路,发于鼻孔。卫气升腾,冲逼营血,随而上溢,是为衄证。衄则卫泄病除,亦同汗解。但营血上溢,损伤颇重。此麻黄、青龙之证,失不早…

  • 《伤寒说意》_土胜水负

    少阴肾水,甚不宜旺,旺则灭火而侮土。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以阳主生而阴主死也。少阴不病则已,病则水必胜而土必负,凡诸死证,皆死于水邪泛滥,火灭而土败也。故阳明负于少阴则为…

  • 《伤寒说意》_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汗后发渴 太阳经病,阴盛阳亡,则入太阴脾脏。如大汗之后,亡其胃津,以致土燥生烦,不得眠卧,时欲饮水者,此将成人参白虎证。宜少少与水,滋其土燥,令胃气调和则愈。以在大汗之后,阳气新虚…

  • 《伤寒说意》_急下三证

    土胜之极,则成下证。若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是土燥而水亏,失期不下,水涸则死,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若自利清水,其色纯青,心下疼痛,口中干燥者,是土燥水亏,伤及肝阴,当急下之,宜…

  • 《伤寒说意》_死证

    少阴病,脉微细沉伏,但欲卧寐,汗出不烦,自欲呕吐,是水盛火衰,胃逆而阳泄也。至五六日,又见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则脾肾寒泄,阳根上脱,必主死也。若吐利烦躁,再加四肢逆冷者,更无生…

  • 《伤寒说意》_少阳坏病入阳明证

    汗后心悸 伤寒脉候弦细,头痛发热者,是属少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不可发汗,汗亡心液,火炎神乱,则生谵语,便是里入胃腑。胃和则愈,胃腑燥热不和,则君相升浮,摇荡不安,烦而且悸也。以…

  • 《伤寒说意》_咽痛

    病人脉尺寸俱紧,是表里皆实,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阳亡而不守也,此属少阴脏病,必当咽痛而复吐利。以少阴水旺土湿,升降倒行,胃逆而贼于甲木,则为呕吐,脾陷而贼于乙木,则为泄利,甲木上…

  • 《伤寒说意》_跋

    壬辰(壬辰 道光十二年壬辰,即公元1832年。)冬,谒张翰风(张翰风 即张琦,清·阳湖人,初名翊,字翰风,号宛邻,道光举人,历知章丘、馆陶等县,所至有名绩。工诗、古文及分隶,尤精舆…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三)

    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阳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太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