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阳复

少阴病,上下吐利,而手足不逆冷,身反发热者,是中气未败,微阳欲复,不至死也。其脉不至者,灸少阴之经穴七壮,以回阳根,或以温药暖水通经,则脉至矣。若蜷卧恶寒,时而自烦,欲去衣被者,是阳气欲复,病可治也。若蜷卧恶寒,下利自止,手足温暖者,是阳气来复,病可治也。若寒甚脉紧,至七八日,忽见自利,脉候暴微,紧象反去,手足反温者,是寒去阳回,保无后虑,虽烦而下利,必能自愈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5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_太阳传经

    太阳经外在皮毛,感冒风寒,皮毛闭塞,营卫郁遏,不得外发,自当内传,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六经既遍,若脏寒不生,腑热不作,营卫无内陷之路,势必外发皮毛,泄…

  • 《伤寒说意》_里气解

    风寒之伤人也,不能为寒,不能为热,视乎人之里气而为变者也。里气和平,则腑热不作,脏寒不动,终始在经,不能内传,但当发散其表邪,不必用温清补泻之剂也。里气非平而表邪外束,腑阳盛者,则…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四)

    阳明从燥金化气,其经在太阳之次,肌肉之分,起鼻之交頞,挟口环唇,行身之前,下膈挟脐,循胫外,由足跗而走大指。 阳明为三阳之长,太阳经病不解,营卫内郁,二日必传阳明之经。阳气盛满,故…

  • 《伤寒说意》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 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自叙 …

  • 《中医眼科备读》

    作者:聂天祥 致读者 前言 编者说明 《中医眼科备读》目录 卷一 目论语摘 概论 散清补泻 通利玄府 概论 五轮辨证 辨虚实、阴阳、经络 辨风热湿痰 辨目病难易 六淫 精亏 血病 …

  • 《伤寒说意》_传经解

    人之经脉,自皮毛以至筋骨,不过六层,太阳在表,次为阳明,次为少阳,次为太阴,次为少阴,次为厥阴,厥阴者,经脉之在里者也。风寒感袭,受自皮毛,故太阳先病。经气郁隆,不得外泄,次第内浸…

  • 《伤寒说意》_少阴里证

    少阴病,脉微细沉数,此里气之实,不可发汗。凡一见脉沉,当急温之,宜四逆汤也(方在“太阴”)。 若脉既沉矣,再兼身体疼,骨节痛,手足寒冷者,是水胜而土负,宜附子汤,参、术,补中而培土…

  • 《伤寒说意》_少阳坏病入太阴证

    汗下后寒湿发黄 伤寒六七日,已经发汗,而复下之,土败胃逆,胆木壅遏,以致胸胁满结,小便不利,烦渴不呕,往来寒热,但头上汗出,此上热中寒,外显少阳阳明之郁冲,内隐太阴厥阴之滞陷。宜柴…

  • 《伤寒说意》_笔画索引

    二画 三画 十枣汤37 大承气汤41 大青龙汤13 大柴胡汤53 大陷胸丸33 大陷胸汤32 大黄黄连泻心汤35 小建中汤53 小承气汤41 小青龙汤14 小柴胡汤52 小陷汤33…

  • 《伤寒说意》_少阴连太阳经证

    少阴水脏,病则脉沉而恶寒,若始得之时,脉已见沉而反觉发热者,是少阴脏病而太阳经证未解也。宜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散太阳之经,附子温少阴之脏,细辛降肾气之逆也。 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