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局部治疗

1.急性期
(1)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2%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如仅有潮红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1日多次频频撒扑。
(2)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敷或罨包,常用的如复方硫酸酮溶液,2%~3%硼酸水,0.5%醋酸铅或醋酸铝溶液。轻度渗出者,可用氧化锌油外涂或氧化锌糊包扎。
2.亚急性期: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痒、干燥、收敛,多选用氯化锌油剂,泥膏或乳剂为宜。可根据渗出糜烂的轻重,皮损浸润肥厚,瘙痒的程度而加入适当的收敛剂、角质促成剂及止痒剂,如3%黑豆馏油,2%冰片,5%黑豆馏油泥膏。
3.慢性期:治疗原则为止痒,抑制表皮细胞增生,促进真皮炎症浸润吸收。可根据皮损肥厚,干燥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浓度的焦油类(煤焦油、松馏油、糠馏油、黑豆馏油)软膏或糊剂。损害较薄或轻度糜烂渗出者,可用焦油糊剂,干燥肥厚者可用焦油软膏、焦油酊,常用浓度为5~10%,亦可在焦油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其它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或硫黄。对慢性肥厚性湿疹,可在焦油制剂中加入适当浓度的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73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紫草浓煎液外擦防治化疗引起的血栓性浅静脉炎

    紫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言其可“治恶疮病癣”。唐代甄权《药性本草》谓其能“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则说其“煮汁…

  • 润肤方十七

    白芷、川芎、瓜蒌仁各150克,鸡骨香90克,皂荚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诸药捣为粉末,日用洗面。本方祛风活血,润肤香肌,悦泽面容。

  • 心动过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亏阳浮,心肾不交。【治法】益精补肾,益气生血,养心安神。【方名】加味八味安神丸。【组成】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茯神15克,九节菖蒲12克,琥珀12克,炒…

  • 鹿血

    临床应用:治疗虚劳羸瘦、产后无乳、中风口角歪斜。

  • 夜啼方八

    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

  • 中医验方治疗积滞化热引起的低烧

    低烧不退因滞热,两颧潮红午后热。食减腹胀恶呕吐,心烦便干手足(心)热。清热化滞青蒿知,胡连地骨鸡内金。熟军陈皮郁栀子,玉片莱菔麦楂曲。 方药: 青蒿10g 知母8g 胡黄连6g 熟…

  • 宫颈癌方二

    枝9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桃仁15克,赤芍12克,乳香、没药各6克,昆布、海藻各15克,鳖甲18克,小锯锯藤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本方为民间方,适用于子宫颈癌。

  • 思食丸加味治疗厌食症

    主治:厌食症(热性病症及术后食欲不振)。 处方:谷芽、大腹皮、神曲、木瓜。 用法:水煎服,日1剂。便秘加番泻叶;气虚气短汗出合生脉散;胃阴不足,口干咽燥合益胃汤。 疗效:治疗1例8…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理中丸》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设上、中、下三篇。分别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对理中丸予以阐述,包括理中丸的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古今医家论述,理中丸在内科、…

  • 治感冒有了外用药

    贵州省金沙县七灵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产品“感冒神贴”,不需口服、注射,仅贴于脐部即可见效。经试用,该产品具有散寒解表、祛暑止痛、治疗感冒的作用,对于头晕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