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饮方歌方解,组成与加减运用

参苏饮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紫苏叶 干葛洗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炒  前胡去苗  茯苓去皮,各三分(6g)  枳壳去瓤,麸炒  桔梗去芦  木香 陈皮去白 甘草炙,各半两(各4g)

【用法】 上_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方解】 本方证由素体脾肺气虚,内有痰湿,复感风寒而成。风寒客于肌表,肺系不利,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痰湿壅肺,阻滞气机,故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脉浮是气虚外感之征。治当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方中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功擅发散表邪,又能宣肺止咳,行气宽中,故用为君药。葛根解肌发汗;人参益气健脾。苏叶、葛根得人参相助,则无发散伤正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二药共为臣药。半夏、前胡、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木香、枳壳、陈皮理气宽胸,醒脾畅中;茯苓健脾,渗湿消痰。如此化痰与理气兼顾,既寓治痰先治气之意,又使升降复常,有助于表邪之宣散,肺气之开合,七药俱为佐药。甘草补气安中,兼和诸药,为佐使。煎服时,少加生姜、大枣,协苏、葛可解表,合参、苓、草能益脾。诸药配伍,共成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散补并行,则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二是气津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

本方与败毒散皆治气虚外感风寒。所不同者,败毒散所治为风寒夹湿之表证为主,气虚程度不重,故用羌活、独活、川芎、柴胡祛邪为主;此方证为风寒表证,且气虚程度较重,故用苏叶、葛根、人参益气解表为主,加之痰湿与气滞亦甚,则又增半夏、木香、陈皮等化痰行气之品。主治重点不同,选用时需要留意。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寒证重者,宜将荆芥、防风易葛根;头痛甚者,可加川芎、白芷、藁本以增强解表止痛作用;气滞较轻者,可去木香以减其行气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来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属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兼大治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表里之剂》:“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临床报道】

以参苏饮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结果:服药后3个月内无发病为痊愈,计10例(28%);服药后发病次数减少或病程缩短为好转,计24例(66%);药后发病次数及病程无变化为无效,计2例(6%)。总有效率94.4%。[陈红.参苏饮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6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8;4(6):57]

 【实验研究】

临床用本方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属气虚外感风寒者有较好效果,现代药理以参苏颗粒剂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本方有持续降温;延长痛反应时间;延长氨雾刺激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促进小鼠支气管对酚红的排泌;升高脾指数及碳廓清指数等作用。由此提示参苏饮不仅有较好的解热、镇痛、镇咳、祛痰等作用,且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魏云,等. 参苏颗粒剂的药理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8(3):7]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8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五苓散组成及加减运用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组成】 猪苓十八铢(9g)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 桂枝半两(6g)去皮 【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

  • 治疗感冒的偏方8

    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茶叶6克。[制用法]文火煎煮约15分钟后,加入红糖30克,待溶化即成。[适应证]风寒感冒。

  • 治疗咳嗽的偏方2

    白萝卜、梨各1个,生蜂蜜30克,白胡椒7粒,麻黄少许。[制用法]上药放碗内,蒸熟。服之。[适应证]风寒咳嗽。

  • 桂圆核治烫伤

    桂圆核,研细末,以茶子油调涂患处;或桂圆壳,烧炭存性,研为末,用桐油调涂患处。

  • 名中医自拟地乌蠲痹汤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

    姜老临证治疗痹证,注重以肾为本.善用大剂量生地黄于温散蠲痹、祛风通络药之中,以凉血清营、养血补肾、滋阴润络,尤其治疗反复发作之顽痹,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姜老认为生地川乌合用治疗…

  • 荨麻疹的中医治疗验方

    荨麻疹亦风疹块,皮肤瘙痒起风团。发生突然消退快,呈现水肿与红斑。 注:荨麻疹亦称风疹块,多由湿热郁结肌肤所致。其特征是瘙痒性风团,呈现红斑与水肿。发生突然,退消迅速。 皮疹瘙痒色淡…

  • 治白内障方

    配方:活水蛭3-5只,蜂蜜5克制法:将水蛭浸入蜂蜜6小时后,将蜜水装入消毒瓶中用法:一日1次点眼

  • 麦门冬汤加味治疗胃阴虚,胃脘痛,胃粘膜溃疡受损

    胃阴不足虚火生,胃脘痛甚在空腹。口干欲饮手足热,嘈杂纳少便燥干。脉象细数舌光红,心悸寐少发慌乱。益胃养阴清虚热,加味麦门麦沙参。半夏石斛甘大枣,竹茹花粉梗枣仁。 麦门冬汤加味:麦门…

  • 《男女科5000金方》

    作品目录一、性欲篇二、房事篇三、犯房篇四、嗣育篇五、男病篇六、月经篇七、带下篇八、胎孕篇九、产后篇十、乳病篇十一、前阴篇十二、性病篇十三、虚劳篇十四、更年篇十五、杂治篇十六、美容篇…

  • 白虎汤加减治疗肾病发热30例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虎汤加减治疗肾病发热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30例肾病患者采用白虎汤加减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30例,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者28例,有效: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者2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