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虚血瘀。
【治法】舒胸益气,活血通脉。
【方名】舒胸益气汤。
【组成】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0克,川芎10克,降香10克,枳壳10克,红花10克,麦冬2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慕莲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心火亢盛。
【治法】降火通脉,活血宁心。
【方名】通脉宁心汤。
【组成】细木通10克,路路通10克,生地15克,全瓜蒌5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茯神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子义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方名】益气养阴通络汤。
【组成】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张志雄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名】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孟百三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心肾阳虚,心血瘀阻。
【治法】温阳益气,滋补阴血,化瘀通络。
【方名】黄芪通痹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玉瑛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气虚痰浊。
【治法】补气健脾,除痰通瘀。
【方名】益气除痰汤。
【组成】党参18克,五爪龙5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竹茹10克,枳实6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楂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治法】养心定志。
【方名】养心定志汤加减。
【组成】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辉远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10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中国名方全书》

    本书集历代及现代各类名方千余首,以功用主治为纲,方剂为目,每方单独成篇,下设方名、方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按语、同名方、附方等项,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其中按语是本书的重…

  • 慢肾功能衰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慢肾功能衰竭方剂一。【组成】熟附块(先煎)9~15克姜半夏9~15克生大黄(后下)6~15克紫苏30克绿豆15~30克落得打15~30克六月雪30~60克党参…

  • 治疗便秘的偏方13

    全瓜蒌1个,玄明粉6克。[制用法]将全瓜蒌加水500毫升,煎取250毫升,冲服玄明粉。[适应证]实秘。

  • 六一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六一散组成】2 【六一散方歌】3 【六一散方解】4 【六一散主治】5 【六一散医案】6 【医案分析】【六一散组成】 滑石6份 甘草1份 【六一散方歌】 六一散用滑石…

  • 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表,阻塞经络,营卫失和,邪聚肌肤,搏结不散。【治法】凉血滋阴,清热化湿。【方名】多妙汤。【组成】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

  • 白芷的美容功效,白芷祛斑膏的制作方法

    白芷外用为美容要药。《曰华子本草》谓白芷“去面皯疵瘕”。皯者,雀斑也。《本草纲目》谓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做面脂”。古代美容方中多用之。据余老临床验证,白芷一味单独外用便可美容…

  • 白发方二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 九味羌活汤组成,方歌方解,配伍特点,临床应用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来源】《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10g,防风6g,苍术6g,细辛2g,川芎3g,白芷3g,生地黄3g,…

  • 蛋清羹

    [原料]鸡蛋2个,白糖40克。[做法]将鸡蛋去黄取清与白糖搅匀,沸水冲服。[用法]每早空腹饮用,连服15日。[作用]清热解毒。主治鼻衄。[评注]鸡蛋清甘寒、能清热解毒,白糖甘凉、能…

  •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芍药甘草汤方除治脚挛急外亦治腹痛。因肝主筋藏血,肝血充盈则筋得养,肝血虚或为热耗则失营而挛急。由此可知,无论腓肠肌或腹直肌挛急,其病变皆责之于肝,肝体阴用阳,阳亢阴亏。故易发生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