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

止咳化痰药
止咳化痰药物是指能够减轻或消除咳嗽、痰浊的一些药物,适用于咳嗽,痰饮气喘等症。
①橘梗
橘梗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同时皂甙还有镇咳、镇静和解热的作用;此外,橘梗还具有抗炎作用,因而应用橘梗配伍其它药物治疗咽喉肿痛,伤风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开宜肺气、祛痰、排脓,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肺脓疡,咳吐脓血,痢痰腹痛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干咳无疾者不用。
②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和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内含多种生物碱,其所含的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祛痰作用,故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和急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结核所致之咳嗽,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经控制后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贝母粉或川贝片疗效更佳。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适用于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喉痹肺痿,瘰疠,乳痈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为细粉,随汤药冲服,每次0.5一1.5克。
③马兜铃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的果实;内含马兜铃碱,木兰碱,马兜铃酸等;研究证实,马兜铃有抗菌作用,对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的祛痰和舒张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马兜铃酸还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马兜钤还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壅气促,肺虚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肿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④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内含挥发油,生物碱以及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类等;药理研究证明:半夏有显著的镇咳作用,镇吐作用,而生半夏则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症,此外,半夏还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可用于治疗子宫1颈痛、皮肤癌。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有毒,功能燥湿化淡,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适用于咳嗽气逆,痰涎壅滞,胸脘痞闷胀满作痛和瘿瘰痈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舌赤无苔及孕妇后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经炮制后使用。
⑤百部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对叶百部和立百部的块根;内含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降低动物呼吸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镇咳作用;实验证明:百部煎剂对多种致病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及臭虫等皆有杀灭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润肺止咳,杀虫,适用于风寒咳嗽,,百日咳、老年咳喘,蛲虫病及外用灭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适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泻泄者不宜用。
⑥前胡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内含挥发油及多种结构类似的内酯类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及味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药理试验证明:前胡煎剂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剂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内酯类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疏风清熟,下气消痰,适用于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款冬花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挥发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款冬花煎剂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热咳嗽忌用。
⑧紫菀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内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挥发油等;药理试验证明,紫菀煎剂有镇咳祛痰作用;紫菀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热,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⑨葶苈子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菜或播娘蒿的种子;内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还有谷甾醇及强心甙成分,。可使心脏收缩加强,心率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气行水,适用于肺壅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
用量:3-9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31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阳痿的治疗偏方4

    冬虫夏草15克,白酒500毫升。[制用法]将药人白酒中,浸泡7天后酌量饮用。[适应证]阳痿肾阳亏虚证。

  • 温中除火汤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肉桂3克,土茯苓20克。功效:补中益气,温中除火。主治:元气亏虚,阴火上炎之口疮。用法:水煎服。

  •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方歌,功效与作用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 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

  • 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吃什么中药好,食疗法有哪些

    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是危害最大心脏疾病。那么,什么是冠心病的症状,那就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症状   (1)疲乏 不明原因的疲乏、无力,不想动或嗜睡。  (2)…

  • 痔疮12

    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

  • 治疗宫颈癌的偏方17

    吊马桩50-100克,骨碎补500-10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中华肿瘤治疗大成》,功能散结消痞,益肾扶正,对宫颈癌治疗有效。

  • 止痛丸治疗胃脘痛

    功用:活血止痛,制酸镇痉,收敛。 主治:消化系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炎、胃痉挛等引起的胃脘痛。 处方:救必应2000g,两面针1500g,海螵蛸1300g,延胡索1000g,五灵脂…

  • 消化不良

    (儿童消化不良同)鸡内金*(鸡肫皮)共4两炒黄,磨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汤匙)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 三七的临床应用体会与疗效

    三七除化瘀止血、活血消肿止痛功能外,又是一味补血、益气的补虚强壮佳品。近年来,周老在临床上,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病理特点,凡治疗一些久病不愈、虚实夹杂、气虚血瘀的慢性疾患,多使…

  • 百日咳食疗方7

    鸡蛋羹:鸡蛋1个,冰糖15克。鸡蛋打碎搅匀,合冰糖加水适量,隔水蒸熟,一次食完,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