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怎样防治感冒

伴着萧瑟秋风带来的阵阵寒意,进入了感冒多发的季节。感冒为常见病,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由于感冒使机体抗病力下降而易于导致其它疾病,如感冒可以并发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急性心肌炎1以及风湿热、肾炎等病症,慢性病1患者则可因感冒而使病情恶化,所以,应当重视感冒的防治。
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大体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类型。风寒型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型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普通的风热感冒,一是病毒性感冒,中医称之为“时疫”。风热感冒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发热恶寒,口干汗少,苔薄黄,脉浮数。病毒性感冒亦即流行性感冒,常急性发病,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惧冷,头痛剧烈,眼眶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病程一般7天左右。婴幼儿、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易于并发肺炎等合并症。
防治感冒重在强身健体,在流感暴发期间尽可能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流感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因此要避免行握手礼,外出回家要洗手,每天室内通风换气。平常多吃些清淡的果蔬类,避免过饱引起食滞不化而易外感风邪。在感冒高发季节可以在室内用艾叶或醋熏蒸以预防感冒;用白萝卜、青果、白茅根煎服可以预防感冒,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以服用适量板蓝根冲剂或板蓝根与贯众等量制成煎剂服用,以预防感冒。不幸罹患感冒则要注意休息,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新,多喝开水。
风寒型感冒可以喝姜糖水,服后盖被发汗。亦可用生姜、葱头水煎服。
风热型感冒用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淡竹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辅助治疗可用按摩疗法:点按拨揉风池穴9遍。风寒加列缺、外关;风热加合谷、曲池、大椎;鼻塞加迎香、鼻通;头痛加印堂、太阳;痰多加丰隆。
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适用于风寒感冒的正柴胡饮冲剂,适用于风热感冒的抗感颗粒。目前,抗感冒疫苗仅作用于特定的感冒病毒,针对性极强,效果极佳但局限性亦非常大。传统中药在抗病毒性感冒方面独具特色,除了能够有效地解除或缓解感冒症状外,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3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哮喘的偏方9

    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3克,粳米1撮。[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热证哮喘。

  • 妊娠心烦各种治疗方法

    妊娠心烦妊娠心烦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现象。本病发生原因是火热乘心,但临床上有阴虚,痰火之不同。主要治疗的临床偏方如下。[方一]生地、酸枣仁各30克,…

  • 除臭偏方8

    零陵香、甘松、白檀各15克,木香、麝香、冰片各0.3克。药共为细末,袋装,置衣箱内。本方可以香衣。

  • 止痛膏点太阳穴治疗各种头痛

    乳香9g,没药9g,血竭3g,千年见6g,地枫6g,全蝎3g,钩滕6g,白芷9g,荆芥6g,细辛5g,川羌活6g。用香油半斤浸泡,春七天,夏三天,秋八天,冬十天,熬焦去渣,入黄丹5…

  • 润肤方十一

    干鸡头实(去壳)、忍冬茎叶(金银花)、干藕各500克。将3味为片段,于甑内炊熟曝干,捣罗为末。每日食后,冬汤浸水后服5克。本方健脾延年,壮肤悦色。

  • 醋浸花生米治高血压

    用料:花生米、醋各适量。制法:花生米放在醋中浸泡7天。用法:每日早晚各吃10颗。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一次。功效:清热、活血。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 十灰散方歌,组成与功效

    十灰散 出自《十药神书》 【组成】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

  • 阳痿的中医辨证论治和治疗验方

    阳痿一证,在中医男科诸证中,占有较重的比例。其临床证类,既有阳衰,亦有阴损,以及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之阴阳俱虚证。各种证型相互渗透,互为因果,证情十分复杂,治疗颇感不易。如何根据不同…

  • 早泄的治疗偏方4

    狗肉50克,莲子30克。[制用法]煎煮。服食,每日1剂。[适应证]早泄。

  • 治疗脱发的偏方17

    莴苣子、猢狲姜各100克。上药为末,先以竹刀刮损不生发的疮疤,后以此药擦之,以生发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