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理中汤加减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脾虚湿郁成阴黄,皮肤发黄面苍晦。色暗不泽手足凉,舌淡便溏少食欲。治宜健脾和化湿,加减茵陈理中宜。茵陈茯苓炒白术,党参干姜炒苡仁。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减:

茵陈10g 茯苓8g 炒白术8g 党参8g 干姜3g 炒苡仁10g

注:脾阳不振,湿郁不化而致阴黄,治以温运脾阳,健脾化湿。

党参、茯苓、白术,炒苡仁健脾益气,渗湿化浊;干姜温运脾阳;茵陈利湿退黄。诸药合用,脾健阳复湿化,阴黄自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74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热淋的症状及代表方,湿热下注的中医治疗方法

    热淋的症状 肾气不足,膀胱有热,小便赤涩,淋沥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舌红苔腻,脉濡数或滑数。治以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治疗热淋的代表方 十味导赤汤方源 《医…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子宫1内膜异位症方剂一。【组成】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大黄(酒洗,后下)9克甘草3克台乌15克琥珀末(冲)1.5克…

  • 麻黄附子甘草汤临床运用体会

    麻黄附子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甘草三味药物组成。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甘草温经散寒缓 急止痛。该方可内散少阴之寒,外解太阳表邪,为表里双解 之剂。麻黄虽为发汗解…

  • 内、外痔疮

    活大田螺每天一只,将盖去掉,放入如黄豆大的冰片,5分钟后取田螺内水涂肛门,每天2次,7天痊愈。忌酒、辣物。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4

    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 大便下血

    每次用黑木耳10克,柿饼两个,水一碗煮烂吃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 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慢性哮喘型支气管炎

    周某,男,50岁,某大学教师。初诊:1980年3月12日。半年前因感冒受凉起病,曾连续剧烈咳嗽达10天,头昏眼花,彻夜不能眠,经入院治疗缓解。患者素体尚壮实,自罹此疾,咳嗽常作,体…

  • 《图解百草良方》

    百草治病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来,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在与疾病的不断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药文化,…

  • 古瓦汤治疗糖尿病(消渴症)5例

    古瓦汤,方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频数。来老应用本方治疗糖尿病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今报道于下。   1.方药组成 干葛15g,天花粉15g,太子参15g…

  • 口苦的原因,口苦的中医辨证与治疗方法,早起口苦的食疗方

    摘要:口苦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龙祖宏教授认为口苦的辨证可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有肝胆湿热证、肝郁化火证;虚证主要有肝肾阴虚证、脾胃虚寒证,分别予清利肝胆湿热、疏肝清火、滋阴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