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补血方法二十则

补血方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它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使目能视、脚能步、掌能握、指能捏、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这些都是血的功能。若血虚,不能营养人体,则面色无华、视力减弱、模糊、眼球干涩、关节活动不灵、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发痒、神志异常、头痛眩晕、惊悸、失眠多梦等,因此,必须重视补血。
补血法适用于血虚之人。不是血虚,不能用这种方法。所谓血虚,即血少不够用,常反映为全身性的血液亏损,或血液对人体某一部位的营养或滋润作用减弱。临床以面色苍白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舌质淡、脉细无力、妇女月经量少、衍期甚至经闭等为主要症状。
[方一]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
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本草纲目》等,原方用于“大补阴血”,“老人甚宜”,为滋补虚损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调摄,或久病失于调治,脏腑亏损,阴血亏虚,则见虚损,法宜大补阴血。方中以牛乳血肉有情之品为主,大能补阴血,益虚损;以粳米为辅佐,补牌以助牛乳之力,合用而成大补阴血之方。本晶滋补之力较强,尤宜于虚损重症。
本品滋润补益,对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方二]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虚经闭。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原方用于“妇人经闭”,为治疗血虚经闭的代表方,血虚冲任失养,血海空虚,则见经闭。方中以乌贼鱼肉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养血调经;以桃仁为辅佐,活血调经。两者合用,一养血以调经,一活血以调经,而以养血为主,故适用于血虚兼有血滞之经闭及血虚经闭。
《唐瑶经验方》以本方去乌贼鱼,加莲藕煮食,则活血调经之力增强,原方用于“产后血闭”。
本方孕妇忌食。
[方三]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补血力强,辅以糯米补中益气,提高疗效。
[方四]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锅中,煮作羹食。
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
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原方用于“补肾虚,亦主中风”,为补虚劳,益精血方。久病体虚,脏腑耗损,精血亏虚,则见虚劳羸瘦,法宜补虚劳,益精血。方中以羊乳为主,补虚劳,益精血;以羊脂为辅佐,补虚润燥以助羊乳滋补,合用而成补虚劳,益精血之方。本晶补虚滋润之力较强,对于虚劳羸瘦,肌肤枯憔者尤为适宜。
本晶温润补虚,对于外感未清及痰火内盛者不宜食用。
[方五]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猪里脊即猪脊背上的瘦肉,结缔组织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腥臊异味,入馔效佳。含蛋白质20%左右,并富含B族维生素和铁等,脂肪约为8%。
据中医古书记载,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本草备要》谓:“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津液,丰肌体,泽皮肤。”《随息居饮食谱》称:“补肾液,充胃汁,滋肝肾,润肌肤。”
配方中猪里脊滋阴血,润肌肤;粳米健脾益气;花椒、茴香既可调味,又可温中补虚。全方滋养阴血,补中益气,常服可收肌肤滑润光泽之效。
痰湿内蕴者不宜服用。
[方六]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
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一书就记载:牡蛎“气味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调中……炙食甚美,令人细肌肤,美颜色。”日本古书也记载牡蛎“甘温,无毒,去脾胃内热,消汗,止渴,解酒,补阴养血,久食皮肤娇嫩。”牡蛎的美容作用源于它所含的蛋白质、糖类、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铜、碘、硒等营养物质,它们既能滋补强壮身体,又对皮肤起保健作用。
尽管牡蛎营养丰富,但远离海边的人们是很难吃到牡蛎的。为了使更多的人受益,中国和日本科学家联合研制成“牡蛎精”。“牡蛎精”是通过先进的工艺处理,提取牡蛎中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它保留了牡蛎的营养,并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方七]
猪皮500克,黄酒、大蒜、生姜、酱油、食盐皆适量。猪皮去毛,洗净,切成长条,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葱、姜、黄酒,以小火煨炖肉皮将熟时加食盐、酱油、待肉皮熟烂,汁液粘稠时即可停火,倒人碗内,冷藏备用。佐餐用。
猪皮味甘性寒,养阴清热,传统用于解除少阴肾经邪热所致的音哑症。近年来多用于润肤美容。
猪皮的胶原组织经过熬炼,水解成明胶,它是和构成人体皮肤的胶原结构相似的一种动物蛋白,其分子量较低,易被人体吸收,这种胶质蛋白有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猪皮需要长期连续使用,才能产生较好的润肤作用。
有关单位从猪皮中提取出水解蛋白,研制成系列护肤晶。皮肤试验表明,它们无任何刺激性和副作用,易被皮肤吸收,滋润皮肤,有明显的止痒作用;能修补和促进伤口愈合,减退色斑,使皮肤变得光滑、洁白、细腻而富有弹性,可使皱纹变浅。
[方八]
大猪蹄1个,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猪蹄去净毛,人锅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内装上核桃仁、松子仁及零星碎肉皮筋,卷好,外用线扎紧,再煮至烂熟时取出,待冷切片,装入盘中,佐餐食用。
据古书记载,本方中三味原料皆有滑润肌肤的作用。猪蹄养阴血,“滋胃液以滑皮肤”(《随息居饮食谱》);核桃仁补.肝肾,悦肌肤,“常服骨肉细腻光润”(《食疗本草》);松子仁润肺养液。“润皮肤,肥五脏”(《日华子本草》),三物合用共奏滋养润肤之功。
本方的美容作用与原料的营养成分是分不开的。猪蹄中的胶原蛋白,是养颜保健之佳品;核桃仁、松子仁属于坚果类食物,含脂肪和蛋白质都比较丰富,脂肪含量高达40%以上,其中主要成分是必需脂肪酸,它在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缺乏时可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在婴儿可能引起湿疹,在成人可能导致一系列皮肤病变。此外核桃仁、松子仁内的维生素E有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
凡高血脂、肥胖症、大便溏泄者不宜用本品。
[方九]
藕适量,粳米二两,砂糖少许。将藕洗净,切成薄片,同粳米、砂糖同入砂锅内煮成稀粥。本方健脾、开胃、益血、止泻,适用于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热病后口干烦渴。
[方十]
干红枣50克,花生米100克,红糖50克。枣洗净泡发,花生略煮后取花生衣,将枣与花生衣同放人煮花生的水中,加冷水适量,文火煮半小时,捞出花生衣,人红糖,溶化后收汁,作点心服用。
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血虚证。
[方十一]
净母鸡1只(约重1250克),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调料各适量。鸡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圆肉、荔枝肉、乌枣、莲子肉、枸杞子置于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盐、料酒、葱、姜、清水各适量,上笼蒸2小时取出,调味,撒上胡椒粉。
本方补血养阴,益精明目,适用于病后、产后气血虚弱,面色苍白,形体羸瘦等症。
[方十二]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藕粉、糯米粉、白糖放人盆中,加开水,揉成面团,放在笼内蒸熟即成。
本方有补虚益胃,养血止血功效。适用于虚弱食少,吐血,便血。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为治疗虚弱失血方。体虚胃弱,血不循经,则见食少和失血。法宜补虚益胃,养血止血。方中以藕粉为主,补虚开胃,养血止血;以糯米粉、白糖为辅佐,糯米粉补益脾胃,白糖补虚润燥,合用而成补虚益胃,养血止血之方。本品糯米取粉,则粘滞之性大减,尤宜老年虚弱者食用。
本品对痰热内蕴者不宜食用。
[方十三]
母猪蹄2只,通草6克,黄酒、食盐、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蹄刮毛洗净备用。通草放人纱袋中备用。猪蹄放入锅中,加清水、通草、黄酒、葱白、生姜,小火炖至八成熟,取出猪蹄,剔去其骨。原汤过滤去渣,加入猪蹄、食盐,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养血通乳功效。适用于产后乳少。
本方出自《梅师集验方》、《随息居饮食谱》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痈疽发背或发乳房初起微赤”,“妇人无乳及乳痈,发背初起”,为治疗产后乳少代表方。产后血虚,乳汁生化不足,则见乳少。法宜养血通乳。方中以猪蹄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养血补血以充乳汁;以通草为辅佐,通络下乳以助乳汁排泄。两者合用,一补一通,补中有通,配伍精当,共成养血通乳之方。此外,本方并有托疮功效,故还可用于乳痈和发背。
[方十四]
猪蹄1个,葱白2根,黄酒、食盐各适量。猪蹄去毛,刮洗干净。从趾缝处切成两片,放入锅中,加清水,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入葱白、黄酒、食盐,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本品有养血托疮功效,适用于四肢疮疡肿痛,败疮不收。
本方出自《肘后方》。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毒攻手足,疼痛欲断”,为养血托疮方。血虚不能托毒外出,则见疮疡肿痛或败疮不收,法宜养血托疮。方中以猪蹄为主,补血脉,托疮毒,长肌肉;以葱白为辅佐,通阳解毒以助托疮。合用而成养血托疮之方。本方养血托疮,对血虚毒陷之疮疡尤为适宜。本品养血,还可用于产后乳少。
本方对热毒疮疡者不宜食用。
[方十五]
花生米200克,猪前蹄1个,黄酒、葱白、生姜、食盐各适量。猪蹄去毛,刮洗干净,切成两片,放入锅中,加花生米、清水、黄酒、葱白、生姜,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炖至熟烂。再调以食盐略炖即成。
本方有养血通乳功效。适用于产后乳少,以及一般血虚病证。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乳汁少”,为治疗血虚乳少常用方。血虚不足,乳汁生化无源,则见乳少。法宜养血通乳。方中以花生米为主,养血充乳;以猪蹄为辅佐,血肉有情之品,大能补血脉,通乳汁。两者合用,以增强养血通乳之力。本方养血补血,故还可用于一般血虚病证。
此外,《千金方》单以猪蹄炖食,用于“乳无汁”。
本方可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
本方补血滋腻,对痰湿重者不宜食用。
[方十六]
猪胰1具,淡菜150克,料酒、精盐、胡椒粉、姜片、肉汤适量。将猪胰洗净,放入沸水锅中氽一下,捞出切片,将淡菜(干品)浸泡,洗净,然后放锅内加适量水煮,开锅后捞出洗净,再放锅中加入猪胰、料酒、精盐、胡椒粉、姜片,肉汤烧煮至肉熟烂,盛人汤盆即成。
猪胰性子味甘,能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血、肺胀喘急、脾虚下痢、乳汁不通、消渴等症。淡菜性味咸温,能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日华子本草》说:“煮熟食之,能补五脏、益阳事。”《得配本草》记载它可治:“产后瘠瘦,食之而肥。”用猪胰配淡菜可用于肝肾不足,肺脾两虚所致高血压、虚痨、阳痿、咳喘、糖尿病等症患者。
[方十七]
金华火腿2000克,猪肋条肉3000克,白酒1000克,清酱200克,白糖100克,茴香10克,花椒20粒。将火腿有皮的一面在明火上烧至微焦为度,用温火浸泡后,刮去油垢和焦痕。再人锅煮熟,连皮切成小方块,猪肋条肉切方块煮一下后,同金华火腿一起入砂锅,再煮肉汤煨,加入白酒、清酱、茴香、花椒、白糖,文火煮至肉烂为佳。
肉味香美,俗名佛跳墙。
火腿性温味咸,有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的作用。
[方十八]
连皮五花猪肉500克,大米70克,白薯、苋菜各200克。红糖60克,食盐15克,姜末、醪糟汁、四川豆豉各10克,甜面酱20克,花椒(壳)适量。先将肉刮洗干净,切成6cm长薄片,白薯去皮切滚刀块。大米、花粉人于锅,以微火炒香,炒至金黄色起锅,磨成粗粒粉面。觅菜洗净切3cm长的节,备用。把切好猪肉,放人磁盆中,加盐7克,姜末、醪糟汁、豆瓣酱适量,甜面酱10克,红糖(化为水)以上各味与肉拌匀,腌片刻,再将其放入米粉内拌匀,备用。苋莱和白薯分别加米粉、甜面酱及盐拌匀。后将合好的觅菜和白薯,分别放人大磁器内,各放一边,上面放拌好的米粉肉,锅内加水适量,将盛米粉肉的容器放笼屉内蒸软,即可出锅。色泽金黄发亮,味道咸、甜、辣、香俱全。
益气生津,补中和血,健脾开胃,其中白薯还具有宽肠通便的作用。据《随息居饮食谱》载,薯尚能防止晕车晕船。
[方十九]
猪肘子1000克。红枣50克。好酱油20克,醋10克,葱、姜、蒜、啤酒、淀粉适量。将猪肘以常法处理,客枣洗净。将酱油、醋、葱、姜、蒜盛入碗内再入淀粉,啤酒搅拌均匀,备用。取一砂锅底上垫几块猪骨,加入清水1000克放入猪肘烧开,打去浮沫,再将红枣及搅好调汁倒人,以微火慢慢煨,煨至软烂,原汁成粘稠样即成。
补脾益胃,滋阴养血,脾胃虚弱,阴虚血虚者尤宜。能辅治血小板减少,并能增强健康1人之抵抗力。
[方二十]
猪血500克,姜5克,食油30克,料酒3克,味道少许,盐适量。将猪血切成大块,放入开锅水中氽一下,捞出滤干水分,切小块。姜洗净,切丝。锅内放油后,烧至七成热,下猪血及料酒、姜、盐、翻炒,起锅放味精。
补气养血,适用于并辅治头眩晕,中满腹胀,嘈杂有虫,宫颈糜烂,淋沥等症。
[方二十一]
羊肉250克,生姜60克,当归15克,料酒1匙,清汤、葱白、精盐各适量。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对入清汤约1000ml,加入当归、生姜、料酒、精盐炖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弃药,吃肉喝汤。取其微发汗,食后避风2-4小时。
温中补血止痛,适用于血虚气寒引起腹部冷痛,恶寒肢冷,大便稀溏,以及寒湿凝滞的痛经,行经腹痛,量少色暗者。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98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不寐的中医辨证论治,高枕无忧散加减治疗失眠

    不寐夜来难入眠,细究病因非一端。益气养阴除烦热,最宜“高枕无忧散”。 不寐者,夜来难入眠也。或因之于心脾虚,或因之于胆气怯,或因之于心肾不交者,人多责之于正虚;又有胃中不和,有宿滞…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病现代名,中医“头痛”“眩晕”属。头痛头晕时发止,头重脚轻步不稳。血压升高易烦躁,肝肾失调病因生。肾水亏乏不养肝,肝阴耗损热冲升。 注:高血血属中医“头痛”、“眩晕”范围。临…

  • 印堂穴按摩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

  • 麦粒肿二蒲公野菊方

    方名:蒲公野菊方【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麦粒肿。【处方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辨证加减】无【临床疗效】治疗57例,除4例未能追访外,其余53例均获治愈。平…

  • 增白方一

    羊脂、狗脂各500毫升,白芷35克,半夏15克,甘草1只,乌梅15枚。上药合煎,以白器盛,涂面。本方能令面自如玉色。

  • 四季保健奇效蔬菜单之春季

    春天①甘蔗一尺多长,上午吃下可补气、补血。②甘蔗一尺多长,下午四点吃下,可清血、通血。说明:有胃病的人在指示时间内吃甘蔗五寸长,胃病一定可以康复。早晨菜单1、花生仁压碎,炒青菜等到…

  • 厌食方九

    菜籽9克,面粉适量。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3次服用,连服3-5日。本方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兼见自汗、面白、肌肤不平等症。

  • 鲫鱼的药用价值:利水消肿,调胃实肠

    话说鲫鱼之功能,药用只是取其利水,或下奶汁。多年前孙老治疗妊娠水肿,恒用千金鲤鱼汤,合并其他利水药,其效果并非不可,嗣后偶尔用鲫鱼,也因当时只有鲫鱼而无鲤鱼,这一偶然的治法,竟然发…

  • 视力衰退

    (老光、老花、视物不清)白菊花3克,干桑叶2克,每日用开水泡饮(可泡三遍),连用1~3月,可补肝明目,使视力恢复,并可预防老光眼的形成。忌吃葱、姜、蒜、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 加味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湿热型。 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虎杖30克,绵茵陈15克,金钱草30克,姜半夏10克,陈皮6克,生大黄10克(后下)。 用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