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夜啼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但入夜蹄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常用的有效临床偏方如下。[方一]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方二]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方三]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奉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方四]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人乳汁中调入食糖。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方五]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方六]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本方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方七]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本方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方八]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方九]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克,面粉60克。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个饼交替使用,连用3天。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29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新用

    方药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解表退热,除湿止痒。 方药组成:麻黄2两(去节),连翘2两,杏仁40个(去皮尖),赤小豆1 L,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1L(切),生姜2两…

  • 夏天喝老姜汤保肠胃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谚语。省中医药研究院王劲主任医师说,夏天以喝老姜汤代茶,可以温阳散寒,保护肠胃。老姜汤很简单,也很有效。把老生姜切成薄片,用3-10g,…

  •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远志是养心安神的中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有安神、化痰的功效。 远志也称细草、小鸡腿、小草根。 【气味】性温,味辛、苦,入心、肾、肺经。 【功效与作用】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用…

  • 《中医名方新解与应用》

    相关书籍下载: 《巧记、熟练、妙用中医丛书—内科名方》《中医治疫名论名方名案》《中国名医名方》《古今名方发微(上下册)》《常用名方新用途》《中医名方配伍技巧》《八名方临床应用》《古…

  • 产后缺乳下奶的中药方子,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

    情志抑郁肝不舒,气滞血瘀乳不通。乳房胀痛有肿块,食少呃逆胸不适。便干舌红苔黄薄,疏肝活血通络医。当归川芎生麦芽,漏芦通草王不留。柴胡瓜蒌炙山甲,胡麻花粉芷木通。 方药: 当归10g…

  • 阴道干涩的中医治疗验方

    阴道干涩阴阳失,疼痛难忍拒性交。头晕目眩形体瘦,心悸健忘寐不实。交通心肾调阴阳,沙参百合地桂麦。白芍龙牡炙甘草,玉竹姜枣味女贞。 方药:沙参10g 麦冬10g 百合13g 生地15…

  • 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的中医治疗验方

    肝脾失调胁胀疼,食欲不振倦无力。胸胀满闷苔薄白,烦躁易怒沉弦脉。疏肝解郁健脾胃,白芍柴胡全当归。参苓白术生甘草,厚朴莱菔姜楂曲。 方药: 白芍15g 柴胡10g 全当归10g 白术…

  • 鸡汁粥治贫血

    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法: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功效:滋养五脏,补益气血。主…

  • 白虎汤加减治疗肾病发热30例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虎汤加减治疗肾病发热的临床研究。方法 对30例肾病患者采用白虎汤加减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30例,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者28例,有效: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者2例,效果…

  • 综合疗法治疗胆石症

    主治:胆石症。 处方:金钱草30克,柴胡、郁金各10克,鸡内金9克,枳壳12克,乌梅6克,芒硝(冲服)、大黄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若合并胆囊炎者加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