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腰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江某某,男,60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4年8月20日初诊。
自诉:素患腰痛,连续两年都在8月前后发作,今年特别严重。经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服药打针无效,改服中药亦无效,故特邀诊。
检查:诊脉沉,两尺弱,无苔,已卧床七日,不能翻身、坐起、屈腰。腰痛近二十年,过去发病稀疏,近数年发作频繁,最近三年,每年必发。发时都是服用西药治愈。今年已用西药和中药俱无效,担心瘫痪,面有忧色。
辨证:肾阳亏虚,感受寒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温阳祛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当归10克 川芎6克 赤芍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独活10克 秦艽10克 没药10克 五灵脂10克 地龙10克 牛膝10克 五加皮12克 附片10克 官桂6克 甘草6克
二剂
8月24日二诊:病人腰痛大减,已能下床行走和屈伸转侧,但又觉胀。
处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0克 秦艽10克 桑寄生25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 鹿角片20克 杜仲12克 续断20克 狗脊20克 小茴香6克 木香6克 橘核12克(盐水炒) 牵牛子6克 甘草6克

二剂

8月28日三诊:病人腰痛腰胀已痊愈,以金匮肾气丸善后,嘱其多服数盒。

按:病人素体肾阳不足,感受寒湿之邪,致经脉受阻,障碍气血运行,因而发生腰痛,此时要使气血运行畅通,通则不痛,故用身痛逐瘀汤活血通络,加官桂、附片、五加皮温阳祛塞除湿,加强了温通的作用,故服二剂后,腰痛大减。但又出现腰胀,胀属气滞,故在二诊中以独活寄生汤加减,补肾通督,理气活血而愈。愈后以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善其后。随访四华病未复发,余意皆肾气丸之力也。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26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温胆汤加味治疗痰火头痛

    蔡某,女,39岁,成都某厂职工家属。初诊:1981年1月23日。自诉左侧头面痛、四肢关节疼痛已6年。头痛每10天左右必发一次,均在左侧,先起于头额,后掣引左眼角及耳根、牙龈、面颊,…

  • 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胃脘隐痛

    中阳不振脾胃虚,胃脘隐痛喜按暖。 呃逆泛酸吐清水,面白无华疲无力。 四肢不温便溏薄,舌淡润滑脉沉虚。 温中祛寒健脾胃,理中加味参术芪。 良姜干姜炙甘草,木香红蔻山药陈。 阳气衰微加…

  • 治疗失眠的偏方2

    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

  • 大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

    处方来源 汉·张仲景《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12g(去节),桂枝4g(去皮),甘草5g(炙),杏仁6g(去皮、尖),生姜9g(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g(碎)。 功能 …

  • 童便的功效:新鲜童便治疗胸痛咯血

    《素问》称“溲”、“小便”,《本草纲目》叫“轮回酒”,小便入药以10岁以下男童中段小便为良。其性味咸寒,无毒。主要功效有滋阴降火、止血消瘀。治阴虚发热、劳伤咯血、吐血、衄血,产生血…

  •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1

    麻黄、甘草各6克,桂枝、杭芍、杏仁各9克,生姜3片,红枣5枚。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效:1-2剂即愈,未见复发。

  • 痔疮5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

  • 经行泄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气虚寒。【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方名】术苓固脾饮。【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用法…

  •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味治疗厥阴肝经沉寒痼冷之证

    冀某,男,55岁,干部。既往病史:于1971年4月起,腹冷痛,胀满,痛即欲便,便后稍减,一昼夜痛泻四五次至十余次,或稀或溏,直至空腹后稍适。自觉腰冷如冰,虽热敷而不温,拔火罐病可暂…

  • 大黄甘遂合用治疗肝硬化腹水一例

    水蓄可以导致血行阻滞,血瘀亦可影响水液分布运行,“水阻则血不行,血不利则为水”。水与血相互影响,相互瘀结,如水蛊、血蛊相当于肝硬化之腹水,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腹部膨隆,见青紫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