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鳖甲散治疗发热的临床运用医案

秦艽鳖甲散,首载于《卫生宝鉴》,由鳖甲、地骨皮、柴胡、秦艽、当归、知母、青蒿、乌梅八味组成。主治骨蒸盗汗,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午后壮热,咳嗽困倦,脉细数之证。清·汪昂把它的功用归纳为治疗“风劳”。风劳即感受风邪之后,失治误治,以致风邪传里,发生内热,消耗气血,日久成劳。

余根据此意,在临床当中运用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发热,疗效尚为满意。

病案举例:

李xx,男,69岁。1983年2月10日就诊。患者半月前感受风寒,发热恶风,自汗。在某医院诊治,血象:白细胞18000/m³,嗜中性粒细胞79%,X线胸部透视:右下肺片状阴影,密度增高,边缘欠清晰。诊为“右肺结核合并感染”。经用大量青、链霉素治疗,症状有增无减,血象增高,白细胞计数22000~28000/m³,嗜中性粒细胞81~89%。故求余中药治疗。

证见:每于午后发热,咳嗽自汗,面黄肌瘦,纳谷不香,脉虚数,舌淡红、苔薄白。体温38.5℃,白细胞计数28000/mm³,嗜中性粒细胞89%。

辨证:气虚邪恋,营血暗耗。

治法:养阴清热,益气固表。

方药:秦艽10g,鳖甲12g,知母12g,地骨皮15g,当归12g,青蒿10g,黄芪15g,乌梅10g,鱼腥草30g。

服三剂,发热、咳嗽已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400/mm³,嗜中性粒细胞71%,仍自汗。以牡蛎散加味三剂,诸症悉除。

许xx,男,32岁。于1983年10月11日就诊。患者发热10余天,体温持续在39~40℃,在当地医院经输液及中药治疗,汗出、发热暂时减退,但汗后发热依然如故。纳差,不能入睡,口干而渴,有时恶心。脉浮数稍大,舌质红、苔黄腻而滑。

诊断:湿温。

辨证:感受湿热,邪恋气分,耗伤营阴。

治法:清气化浊,养阴消热。

方药:秦艽12g,鳖甲10g,知母12g,青蒿10g,地骨皮15g,生石膏15g,黄芩15g,佩兰12g,藿香15g,白蔻皮10g。

服上方一剂,热势大減,体温37.2℃,能安稳入睡,自行起床吃饭,惟自汗涔涔。宁上方减生石膏,加乌梅15g,继进一剂,热退症消,饮食增加而愈。

李xx,男,34岁,于1983年2月20日诊。患者两月前房室后着凉。每于午后发低热,体温起伏于38℃左右,经中西药治疗不愈。证见:午后发热,头痛较甚,右鼻塞不通,有黄鼻痂,脉浮数而大,两尺无力,舌淡红、苔薄白,体温38.1℃。

辨证:阴虚感寒,邪热留恋,阻塞肺窍,上扰巅顶。

治法:养阴清热,兼清上扰之邪。

方药:秦艽10g,鳖甲10g,地骨皮15g,柴胡12g,青蒿10g,知母15g,连翘12g,辛荑10g,白芷10g,川芎12g。

服三剂,头痛,发热已止,鼻通痂除,唯服完两剂的下午过劳,又觉低热,约半小时,自行消失。继服两剂以资巩固。

按:运用本方治疗发热,实际是治疗外感热病从常达变的一种变法。有“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之意。其病机既有外感以邪入里化热,又有阴血不足。例一为年逾花甲、气血虚衰,感邪之后,正虚邪实、虽重用大量抗菌素,仍正不胜邪,病势日增,更伤气血。使用本方,重加黄芪以固卫气而奏效。例二为时值秋初,感受湿温,持续高热,邪入气分,邪热蒸腾,日久必耗阴血,加之屡用汗法,更伤阴液。故以本方为基础,酌加清气化浊之品而愈。例三则为阴虚感寒,失治误治,延误病机,入里化热,有热邪上扰之势,在用本方养阴清热基础上,少加辛凉轻清之品,使病悉除。

运用本方治疗发热一证,其范围不外素有阴虚或气虚感受风寒,蕴热于内,耗伤阴血,邪恋难除,或感受风邪失治误治,风邪入里,变生内热,耗伤气血。总为正虚邪恋,迁延难愈。由于体质不同,病机各异,必须依证加减,方能获效。

——本文摘自《医案丛刊 杂病论治》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6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白发的偏方6

    桑白皮90克。将桑白皮锉细,煮5-6沸后,去渣,频抹鬓发,自不坠落。本方可为头发保健之剂,易得易用,老少皆宜。

  • 治疗斑秃的偏方18

    蝙蝠1只,石花生根15克。将药焙干共研细末,麻油调敷患处。

  • 肛周湿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风湿热邪流注肌肤。【治法】清热祛湿祛风止痒。【方名】苦参外洗方。【组成】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

  • 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哮喘的处方和医案

    本文目录 1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一2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二3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三4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四5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五6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六7 中医治疗哮喘的医案七中…

  • 清暑解毒汤治疗脓疱疮

    初起红斑后脓疱,脓疱破干结黄痂。糜烂疼痛或发热,好发颜面颈四肢。夏秋易发易传染,清热解毒和利湿。银翘青蒿栀车前,蒲菊藿佩芍六一。 方药: 清暑解毒汤: 金银花20g 连翘10g 青…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15

    蛤蚧3对,黄连500克,百部、白及各1000克。[制用法]先将蛤蚧去头足切成长条,用黄酒浸后,焙干研粉末,再将另三味用水洗净晒干,粉碎过100-120目筛,与蛤蚧粉混匀,用凉开水泛…

  • 古瓦汤治疗糖尿病(消渴症)5例

    古瓦汤,方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频数。来老应用本方治疗糖尿病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今报道于下。   1.方药组成 干葛15g,天花粉15g,太子参15g…

  • 桂苓甘露散的功效与作用

    桂苓甘露散 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 茯苓一两(30g) 甘草二两,炙(60g)  白术半两(15g)  泽泻一两(30g)  桂去皮,二两…

  • 肾气丸合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浮肿,头昏眩晕医案

    陈某,女,45岁,西昌市干部。初诊:1983年3月26日。诉自1971年起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头昏眩晕,血压略高,常恶心泛呕。1982年底罹车祸,腰及头部受伤,血压突增,浮肿加剧…

  • 葶苈大枣汤加味治疗肺脓肿

    热壅肺络已成脓,咳逆喘满胸闷疼。咳吐浊痰吐腥臭,但热不寒热势增。烦躁汗出难转侧,口干不渴脉滑数。清热解毒消痈瘀,葶苈大枣加味宜。葶苈枣草银翘梗,桃芩知贝蒲芦根。 方药: 葶苈大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