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的点滴体会

眼球在正常情况下,能保持一定形态而不发生改变,除了有眼眶骨及眼壳的保护支撑而外,眼房水压力的稳定度,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当然,血管、神经的活动正常与否,也是不容忽视的,房水的生成和排出,不能保持相对的恒定就成为病态,正常眼压在15到20毫米汞柱之间(或说16-25毫米汞柱)高于此值太大者,则为高眼压,反之则为低跟压,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就是眼压升高而引起的青光眼病类型之一种,但每个人眼球所能承受不引起视功能及组织损害之眼压值常有小的差异。

(一)病因:

还不完全明了,争论尚多。风湿,内分泌紊乱,精神创伤,大量饮酒都可能引起该病发作,其中尤以精神创伤最为多见。

本病主要表现在风轮水轮,责在肝肾二脏,常为“肝有余而肾不足",肝郁气滞,经络受阻,肾精不足,神光离散。

(二)症状:

眼压急剧上升,眼球坚硬,常高达50毫米汞柱以上,结膜充血,以近睫状体为甚,瞳孔散大,对光强直,前房浅,视功严重受损,虹视,(角膜水肿所致)头痛剧烈,呕吐,患者常将双眼闭合,重病容,有复发倾向。

特别值得提出的,由于本病头痛、呕吐、不思食等综合症状,患者常以内科求治,而对视力损害,认为是上述病情附加症,结果张冠李戴,延误正确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应当引起鉴戒。

  (三)辨证治疗

1.肝胆火炽型,口苦咽干,舌中黄而尖赤,脉弦数,是为肝胆火炽,上扰头目,因之头痛剧烈,瞳仁散大,脾胃受克,则发为呕吐,不思食,以加减龙胆泻肝汤治之。

2.痰湿积滞型,素有酒癖,多食厚味,因之痰湿内滞,积久化热,精气内耗,症见脉沉微数,舌白或腻,呕吐粘液。急则治其标,以加减吴茱萸汤主之。

3.肝郁气滞型,情志不舒,精神抑郁,口苦干呕,脉滑数,妇女月事提前。加减逍遥散主之。

由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头痛剧烈,常因呕吐而造成服药困难,我们配合针刺疗法以镇痛止呕,采用穴位如下:太阳、合谷、翳明、足三里、三阴交,均取重刺激手法,效果尚佳。

在对待严重病例上,加用1%匹罗卡品液点眼,经保守疗法治疗一周无效时,立即手术降压,一般都采用“虹膜切除术”,少数作“虹膜嵌顿术”,以充分保证患者的视力得到挽救。

  (四)病例介绍:

 例一、蹇xx、男、62岁、工人。

病史及症状:双眼视力下降已两年,无红痛,左眼完全失明,在当地治疗未效。检查:双眼患有轻砂眼,角膜除老年环而外均清晰,虹膜纹理清,晶体轻度浑浊,显老年性改变,用后马托品扩瞳后,见玻璃体网膜均佳,右眼乳头中等苍白,左眼乳头极度苍白,界限均清楚,余无特异发现。视力:左眼无光感,右眼0.2。

患者身体尚健,只听力约有减退,心、肺(-),脉稍弱,舌淡白。

诊断:青盲症(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辨证治疗:肝肾两虚,精不生气,则目无所见。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建蒲、枸杞。

服药一月后,双眼视力有进步,左眼能见手动,虹膜对光敏感,忽患者家中因急事来信,叫其返家,患者似甚焦急,匆匆返家,一周后复来院,第二日诉左眼胀痛,同侧偏头痛,作呕,食欲不佳,小便黄,卧床呻吟,检视左眼,见结膜充血,近睫状体更甚,瞳孔散大,指测眼球坚硬如石,眼底隐约可见,中心动、静脉向鼻侧推移、屈膝,乳头凹陷,舌黄,脉数微弦。

诊断:绿风内障(急性充血性青光眼)。

辨证治疗:舌脉结合病情属肝胆火炽型,加减龙胆泻肝汤主之,柴胡、黄芩、栀子、石决明、白芍、充蔚子、榔片、龙胆草、羚羊角、生地、蔓荆、甘草。

针刺,合谷、足三里、翳明、太阳、日一次,共五次,1%匹罗卡品液5 CC,点眼,每两小时一次。

汤药服三剂后,诸症大减,上方去羚羊角(缺货)续服二剂而告愈。约半月,患者又因事返家,回院后上症又复发,脉症基本相同,仍以上法处理而平静,但以后间感左眼微胀不适,为了不延误原青盲症的治疗,改作“虹膜嵌顿术”,未再复发。

例二、涂×x、女、54岁、农民。

病史及症状:双眼及头部胀痛已三天,结膜充血,溢泪,有虹视,呕吐,表情忧愁,视力:眼前数指。

检查:结膜充血,角膜轻度呵气状,瞳孔散大,指测眼球坚硬,眼底较模糊(角膜透明度减低所致),可见乳头凹陷,血管屈膝,无自发搏动,双眼底像基本相同,脉数、舌薄白而中微黄。

诊断:绿风内障。

辨证治疗:患者素性抑郁,脉症合参,为“肝郁气滞型”。肝藏血,目得血而能视,肝郁则血伤,气滞则络阻,血虚气逆,内热自生,以加减逍遥散主之。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玉京、丹皮、黄芩、栀子、榔片、甘草。

针刺:合谷、太阳、三阴交、足三里。

1%匹罗卡品液点眼,每两小时一次,第二日起每日三次。

汤药服两剂后来院复诊,病势明显下降,续用上方出入三剂,视力恢复,疼痛消失,改用杞菊地黄丸以善其后,但患者精神仍抑郁闷塞,第二年,第三年均复发,视力有所减退,因作双眼"虹膜切除术”,并以加减道遥散为丸以巩固之,现已数年未发。

例三、朱xx、女、24岁,农民。

病史及症状;双眼红肿疼痛流泪,视力剧降已十一天,头痛呕吐,双眼仅余光感,以前无眼病史,从小即有喘咳病,着凉易复发。

检查:患者中等身高,微胖,双眼睑水肿,结膜充血,以近睫状体更甚,角膜轻度浑浊,前房浅,眼球坚硬,虹膜纹理尚清,瞳孔散大,晶体、玻璃体无改变,眼底可见,乳头凹陷及血管屈膝均明显,无出血及渗出,看眼底时可闻呼吸音粗促,并可听到痰鸣音,脉沉数,舌白腻。

诊断:绿风内障。

辨证治疗:患者素有痰饮,气机受阻,经络闭塞,郁久痰湿火化,逆犯头目,属“痰湿积滞型”。加减吴茱萸汤主之,半夏、吴萸、白茯苓、青皮、川芎、旋覆花、牡蛎、甘草。

针刺:足三里、合谷、太阳、翳明。

1%匹罗卡品液5 CC点眼,每两小时一次,第二日后每日三次,以维持之。服二剂后,诸症悉减,原方再服二剂,头痛呕吐结膜充血等基本消失,能自己行走,照顾生活,但视力尚觉模糊,两脉沉细,为邪去正衰,目失所养之象,以八珍汤为丸,仍续滴用匹罗卡品液,早晚各一次,一月后来院复查,已完全正常。

——本文摘自《重庆市老中医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第2集》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65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蒲公英治中耳炎

    药物:鲜蒲公英全草用法:上药洗净凉干捣成糊状取汁。将耳道污物清洗干净滴入药汁,每天3次。3~5岁每天用蒲公英3株,6~10岁每天用5株,10岁以上每天用7株。

  • 慢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慢性肝炎中医经验方

      慢性鼻炎方(方名苍耳子散) 方药:苍耳子、辛夷花、荆芥、黄芩、桔梗各10克,薄荷、白芷各6克,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10分钟,分2次服,儿童用量酌减。 功效:散…

  • 乌贼骨炖猪皮

    乌贼骨15克,猪皮60克。将二:者洗净,猪皮切成小块,同放碗内,加水适量,隔水文火炖至猪皮熟透。食猪皮,日2次,连服2~5次。功能健脾益气,固涩止血。适用于身体虚弱,乏力赢瘦,及血…

  • 脑震荡的偏方3

    猪脑天麻枸杞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药物:猪脑一具,天麻15克,枸杞子25克。用法:猪脑洗净,同天麻、枸杞子放入碗中,加水少许水蒸熟。吃脑饮汤。

  • 耳轮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潘某某,女,42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9年8月30日初诊。自诉:两周前因患胆囊炎,经某医院住院治疗,胆囊炎疼痛缓解后,即出现右耳耳轮疼痛,右侧头痛。头痛尚可支持,惟耳轮剧痛难忍…

  • 呕吐方一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本方适用于伤食呕…

  • 温胆汤加减治疗耳原性眩晕症

    清阳不升痰湿阻,头晕目眩恶心呕。头痛头重胸膈满,脉象缓滑苔白腻。燥湿化痰健脾胃,加减温胆汤南星。半夏茯苓生苡仁,陈皮甘草淡竹茹。虚烦不寐去苡仁,加栀枳实枣麦冬。 方药: 温胆汤加减…

  • 生脉散加味治疗心气亏虚,心血瘀阻,肝肾精亏

    傅某,女,42岁,干部。初诊:1978年9月26日。患高血压已10余年,高时达240/130mmHg,近两年出现心累、心悸、气短,胸前区刺痛。近两月病情加重,一日晕厥数次,血压16…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风寒湿邪着关节,不红不肿关节疼。时轻时重久不愈,屈伸不利腰腿软。疲乏易困面黄白,舌淡苔白脉细弦。散风祛寒强筋骨,独活寄生加减宜。秦艽独活桑寄生,归尾赤芍杜牛膝。细辛川断嫩桂枝,黄芪…

  • 手、脚酸麻药方

    药方:人参5片、甘草5片,龙眼干20粒,泡1碗热开水,待出味后服用。说明:脚部酸麻,时间定在下午五点左右,服下药方,连续服用5天,功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