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痈(腋下淋巴结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腋窝生痈名腋痈,腋下淋巴结炎成。多缘上肢破染毒,疮疡病灶毒循经。也有肝脾血热盛,忿怒气郁生腋痈。初起暴肿灼热痛,皮色不变是特征。病肢不便脉滑数,恶寒发热与纳呆。寒热不退痛日增,势在酿脓极难消。皮色转红肿块软,波动应指脓已成。低切引流稠脓出,肿消痛止口易收。

注:痈生于腋窝内,故名“腋痈",西医称其为腋下淋巴结炎。病因多缘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因疮疡等感染病灶,毒邪循经流窜凝聚腋窝所致。也有因忿怒气郁,饮食不节,损伤肝脾,或肝脾血热所致。

本病初起多突然暴肿,灼热疼痛,但皮色不变。病肢屈伸活动不利,伴有恶寒发热,脉象滑数,乏力,食欲不振等。如寒热持续不退,疼痛日增,示势正在酿脓,极难消散。若皮色转红,肿块变软,按之波动应指则预示脓已形成,如难以自溃,应低位切口引流。一般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容易收口而愈。

腋痈初起消肿毒,清肝解郁芩柴胡。银翘公英生栀子,赤芍芎草牛防风。成脓芷贝皂剌甲,外治参照一般痈。

方药:

黄芩10g 柴胡10g 银花30g 连翘10g 赤芍10g 蒲公英30g 川芎8g 防风10g 生栀子10g 牛蒡子10g 生甘草6g

注:腋痈初起,以清肝解郁消肿化毒为主。黄芩,柴胡,生栀子,赤芍清肝泻火,解郁化滞;银花,连翘,公英,防风,牛蒡子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同时,赤芍、川芎能活血化瘀、散痈消肿;生甘草泻火解毒。

如脓成,可加白芷10g,贝母8g,炙山甲10g,炙皂刺10g 以解毒溃脓。

外治参照一般痈。未成脓时,亦可用鲜公英30g,配适量乳香,没药,贝母,三七粉等,一起捣烂外敷。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69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心肝血虚,下元不足,虚风上扰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王某,女,50岁,成都军区干部。初诊:1980年12月15日。自诉1年多来,常感头昏眩,发时恶心呕吐,不敢睁目,卧床不起,起则剧吐,天旋地转。平时十指至手腕发麻颤抖,肢凉,阵感心悸…

  • 痛风

    用乌龟壳15克,黑木耳10克,煎成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5~7天,忌动物内脏、鲤鱼、酸物。

  • 非特异性阴道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非特异性阴道炎方剂一。【组成】蛇床子,苦参根,艾叶,明矾。?【用法】以上药按3∶3∶3∶2的比例研成细末,用纱布袋包装,每包30克,开水冲泡后趁热先熏阴部,水…

  • 芋头粥治便秘

    处方:大米50克,芋头250克,盐适量。用法:将芋头去皮切块与大米加水煮粥。用油、盐调服食。功效:散结,润肠,利便。主治:大便干燥。

  • 胃癌方十九

    花生米、鲜藕根各50克,鲜牛奶200毫升,蜂蜜30毫升。捣烂共煮,每晚50毫升。本方为北京东直门医院方,功能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适用于胃癌。

  • 胃癌方二十六

    枯矾(捶烂)9克,白醋180克。煎煮5分钟,澄清一口吸尽。本方来源于《广东中医》19印.3期,功能涤胃消肿,适用于胃癌。

  • 帕金森综合征偏方

    处方与用法: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功效:补气活血,…

  • 洁齿方七

    白芷、白蔹、莎草根、白石英、细辛、川芎各等分。捣研为散,常用揩牙。本方可治齿黄黑。

  • 肝癌方十四

    蟾蜍、天龙、儿茶、龙葵、藤梨根、山豆根、夏枯草无剂量。各药共研细末,加人辅料后,压制成片剂,口服,每日3次。本方为上海市启东县肿瘤防治小组治疗肝癌验方,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 皮肤过敏的原因,皮肤过敏怎么办,皮肤过敏吃什么药

    本文目录 1 皮肤过敏的原因2 皮肤过敏不能吃什么3 中医治疗皮肤过敏4  小孩皮肤过敏怎么办5   脸部皮肤过敏怎么办6   皮肤过敏的护理7 皮肤过敏吃什么好8 如何预防皮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