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脐疗,按摩,药膳,刮痧

月经病是很多女性都有的问题,有的人会经期提前,有的人经期延后,有的人还会出现呕吐、肚子痛、小腹疼等现象。对于,这些经期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医是如何治疗这些经期问题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吗,脐疗对于治疗月经病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月经先期一样有好的疗效,下面几个处方大家可以看看。

1、取当归30克,川芎15克,白芍、苁蓉、炒五灵脂、炒元胡、白芷、苍术、白术、台乌药、小茴香、陈皮各9克,柴胡、黄芩、丹皮、地骨皮各6克,炒黄连、炒吴茱萸各3克。各味混匀研为细末,用陈醋或米饭调和药末,放入锅中炒至极热,装入厚白布熨袋备用。

患者仰卧床上暴露脐部,药熨袋趁热于患者脐上下熨之,熨后把药熨袋放于脐窝上,外用宽绷带布条固定,待袋内药冷却后,再炒热敷熨。每天敷熨1次,直至月经正常为度。

本方清热凉血,主治月经不调及血热性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舌红、脉滑有力者。

2、取党参、黄芪、白术各12克,干姜、甘草各6克。各味和匀研为细末敷脐中,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天换药1次,直敷至月经正常为止。

本方补气健脾,适用于气虚为主之月经先期、量多、色淡红、质稀薄、肢体倦怠、舌质淡、脉弱无力者。

3、取当归30克,川芎15克,白芍、五灵脂、元胡、肉苁蓉、苍术、白术、乌药、小茴香、陈皮、半夏、白芷各9克,柴胡、黄芩、地骨皮各6克,黄连同吴茱萸炒各3克。烘干,研为细末,贮瓶备用。

每于月经临行前一周开始用药。用时取药粉2克,以黄酒调或米醋调成稠膏,纱布包裹,敷脐部,每次30分钟,一日换2次。

本方理气活血,适用于属气滞血瘀型月经先期,证见经行提前,经行腹痛,经色黯而有块者。

  对付“大姨妈” 中医有三个绝招

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被“大姨妈”找上门,有的人平安无事,但是有的人却非常的难受,严重的话,还会让你痛不欲生的哦。

人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要跟她打交道,她来的时候你不能拒绝,她闹脾气的时候你疼得没脾气,她迟到的时候你焦虑不安,她早来的时候你不会惊喜,她太早离开的时候你未必会高兴,她就是被称作“大姨妈”的例假!虽然你跟她之间可能有过不愉快,但她总是挥之不去的。因此,当她来了,你不舒服时,别忘了中医调治。对此,中医有三项绝技,一定能把她变得更加温柔、听话,不信你就试试。

  中医绝技之按摩

不少女性“大姨妈”来的时候都有痛经的经历,有些女性痛经的时候甚至只能靠吃止痛药来缓解,虽然治标不治本,但却成了一种习惯。中医提醒您,与其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效果。

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如果我们是痛按摩来治疗痛经的话,我们可以用指腹对每个穴位按摩五分钟的样子,有了酸胀感就可以了。

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此外还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合理饮食,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中医绝技之药膳

不少女性最郁闷的就是“大姨妈”来的时候太过“热情”,量太大影响工作和生活,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试试中医绝技之药膳,比如下面这三个药膳。

  乌梅饮

乌梅15克,红糖适量,将乌梅,红糖加一碗水煎至半碗左右,饮服,于经前3天每日1剂,连服5天,本品收敛补血,适用于月经过多的患者。

  大枣黑木耳粥

大枣5枚,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用凉水浸泡约一个小时后洗净,大枣洗净,与洗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选择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调入冰糖即可,月经前一天服1剂,连服5~10剂,本品补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的患者。

  阿胶黑糯米粥

阿胶30克,黑糯米100克,将黑糯米洗净,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阿胶,待其溶化后,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服5天,本品滋阴补血,养血止血,适用于月经过多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及瘀血者忌用阿胶。

  中医绝技之刮痧

有的“大姨妈”来的时候会经常提前,甚至提前7天以上,并非偶然1次,而是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这种“大姨妈”一般分为两个类型:血热内扰和气不摄血。

血热内扰这种类型的“大姨妈”特点是前期量多,色紫红,质黏稠,容易感到口渴,小便黄。可以选择三阴交、血海、行间、地机、期门等穴位及周边区域进行刮痧。刮拭顺序为先刮胁部期门,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然后刮足背部行间。

刮拭方法一般用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期门穴,刮拭胸部两侧,由第六肋间,从正中线由内向外刮,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再刮下肢内侧血海穴经地机穴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用刮板角部刮,30次,出痧。

气不摄血这种类型的“大姨妈”特点是量多色淡、质稀,小腹有空坠感,神疲懒言。可以选择睥俞、胃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及周边区域进行刮痧。刮拭顺序是先刮背部睥俞至胃俞,然后刮腹部气海,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刮拭方法一般用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穴,从脾俞穴一直到胃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再刮拭腹部正中线气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刮板角部,30次,可不出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04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大米榛仁粥

    榛子仁SO克,枸杞子35克,粳米50一100克。将榛子仁捣碎,与枸杞子同煎取汁,后入米煮为粥。空腹食。功能养肝益肾,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视昏.

  • 鹿肾

    临床应用:治疗腰脊劳损、肾虚耳聋、阳痿、宫冷不孕。

  • 产后病方八

    红兰花30克,酒2000毫升。将药入酒内,煎至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风邪人腹所致腹中刺痛。

  • 咳嗽秘方

    春天时节之秘方药方:(1)杨桃、柑(桔子)皮、梅子,三者煎茶饮,在上午十一点喝下。做法:杨桃2粒切横片、柑皮1个、梅子5粒,下锅放下2碗半水,煎到剩下2碗水时,加些白糖,此时喝下1…

  • 《久病难症必效单方》

    图书信息本书介绍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等科的久病难治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供临床参考。目录一 内科二 外科三 妇科四 儿科五 皮肤科

  • 桂枝生姜枳实汤的症状表现,立方意义,临床医案

    桂枝去芍药汤证,胸满上冲而呕者,去大枣、甘草,加枳实。——《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15克。以水二合,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或冷服。 【症状表现】原文:心中…

  • 治疗遗精的偏方24

    迎春花根6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

  • 枇杷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枇杷的吃法

    枇杷也叫做芦橘、金丸、芦枝,因为叶子的形状像枇杷乐器而得名,它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可以入药。与大多数果树不同,它在秋天…

  • 保和丸,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小儿积滞食积

    食积脾胃运失职,日久气耗成疳积。积滞为实疳为虚,症侯复杂有多因。食滞中焦运不健,食欲减退恶心呕。腹胀腹泻体消瘦,疲乏懒动倦无力。食滞生热为滞热,又添烦躁和好哭。尿黄便干眠不实,喜饮…

  •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中医组方精华》

    遣药组方挈要一、明确方、法关系,准确缜密组方二、熟悉各种治法,做到以法统方三、掌握处方原则,做到灵活运用四、辨清病证特点,明确标本缓急五、把握病变趋势,做到防微杜渐六、灵活化裁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