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验方治疗因湿热导致的低烧不退

低烧不退因湿热,面黄身倦口不渴。胸闷不饥恶呕吐,便溏苔腻或黄疸。清化湿热茵陈藿,白蔻黄芩薄连翘。滑石苡仁大豆卷,苍术车前蝼蛄焦。

方药:茵陈10g 藿香6g 白豆蔻6g 黄芩6g 薄荷3g 大豆卷10g 滑石10g 苡仁10g 连翘10g 苍术5g 蝼蛄一只(新瓦焙干) 车前子6g

注:此类低热原因主要是湿热内蕴。治以清化湿热为主。

茵陈、滑石、苡仁、蝼蛄、车前子清热利湿;黄芩、连翘清热燥湿;苍术燥湿健脾,兼以退黄;薄荷、白豆蔻、藿香、大豆卷化湿透热。

附:不同类型低烧低热鉴别

毒热不尽烧无定,扁桃淋巴肿显明。夜热早凉阴虚热,心烦少寐大便干。口渴尿黄出盗汗,中焦症少脉细数。滞热午后热较甚,烦哭口臭两颊红。大便酸臭腹胀硬,中焦症多恶心呕。湿热也是午后热,面色发黄口不臭。困倦乏力便溏薄,腹胀不硬或黄疸。

注:

毒热不尽:烧无定时,常伴有扁桃腺或淋巴结肿大。

阴虚发热:多为夜热早凉,心烦寐少,大便燥干,盗汗,口渴尿黄,脉象细数,中焦症状较少。

滞热:午后热甚,烦急好哭,口臭,两颊发红,大便酸臭,腹胀满硬,中焦症状多,恶心呕吐。

湿热:午后热甚,面色发黄,口不臭,体倦乏力,大便溏薄,腹胀不硬,或有黄疸。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71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半身不遂

    脑溢血病有后遗,半身不遂治费神。祛痰通络益气血,补阳还五加味宜。川芎黄芪当归尾,赤芍桃仁干地龙。红花菖蒲鲜桑枝,伸筋透骨干土元。 方药: 补阳还五汤加味: 当归尾10g 川芎9g …

  • 痹证的中医治疗医案二则

    医案一:高xx,男,45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2年6月17日初诊。 自诉:1952年因公去黑水,曾在冰雪中露宿两夜,此后即觉两腿不适,初不以为意。1957年即觉膝关节疼痛,相继…

  • 白发方七

    女贞子520克,早莲草、桑椹子各300克。先将女贞子阴干,再用酒浸1日,蒸透晒干,早莲草、桑椹子阴干,将上三味药碾成细末,炼蜜成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开水送股。

  • 便秘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便秘便秘指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通常两三天不大便,或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者。本病发生原因常有燥热内结、气虚传送无力、或阴虚血少等。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偏方主要如下。[方一…

  • 皂角刺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皂角刺的临床应用

    李老临床上将皂角刺(天丁)用治于痈肿、历节风等疾收到良效,其用量较大,视病者之体质和病情之轻重而定,最大可达120g.量少则杯水车薪,发不见效,药录病例三则如后。  1.乳腺炎 丰…

  • 慢性胃炎胃寒胃下垂

    生猪肚半斤,洗净切片,加白胡椒半两,老生姜半两,油盐少许,煮烂,一次吃完(胡椒、生姜不吃),一日两次,饭前食用,连吃一星期,可治多年胃病。忌酒、辣、冷食。

  • 肠梗阻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脾胃肠通降失权,中阳受阻,运化失司。【治法】温阳运脾,通降逐积。【方名】温阳通痹汤。【组成】附子9克,炒山楂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30克,莱菔子(…

  • 治疗痤疮的偏方11

    黄豆30克,杏仁10个。制用法:将上药焙为黑色,共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先用盐水洗净患处,涂上药膏,日2次。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 大青龙汤用药特点和主治病证

    ”大青龙汤”为仲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其方实为麻黄汤倍用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乃治疗风寒两伤,营卫俱实的良方。仲师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感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 倒经的偏验方

    验方组成:韭菜头适量用法用量:捣烂取汁,童便冲服附注:此病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络脉损伤,血随火动上逆所致。肝火犯肺者,兼见急躁易怒,头痛胁疼,口苦咽干,心烦等症。阴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