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丸(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防风通圣丸(汤)属于解表类方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下面详细介绍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通圣丸组成配方】 防风50g,荆芥穗25g,薄荷50g,麻黄50g,大黄50g,芒硝50g,栀子25g,滑石300g,桔梗100g,石膏100g,川芎50g,当归50g,白芍50g,黄芩100g,连翘50g,甘草200g,白术(炒)25g。

  【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防风通圣丸剂型及用法用量】 水丸,每20丸重1g。口服。6g/次,2次/日。

本文目录

1 防风通圣丸(汤)方解方解2 【防风通圣丸应用鉴别】2.1  功能类同药物鉴别2.2   主治类同药物鉴别3   防风通圣丸的临床应用4   防风通圣丸的现代研究5 防风通圣丸(汤)的中医临床医案防风通圣丸(汤)方解方解

【防风通圣丸(汤)方歌】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方解】防风通圣丸最初是丸剂成药,现亦改为汤剂应用。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17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防风、麻黄、芥穗、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湿利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用黄芩、石膏、连翘清泻肺胃积热;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共起解表通里、散风清热之效。因此,本品适用于由外感风邪、表里俱实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眩晕、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以及皮肤疮疡、湿疹等症。近年来防风通圣丸(汤)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防风通圣丸应用鉴别】 功能类同药物鉴别

与清瘟解毒丸的鉴别:两药同属表里双解剂,均有解表清热之功。但清瘟解毒丸中除有解肌透表退热之品,更有较多的清热解毒之品,其清热解毒之力较强,故侧重于治疗外感瘟毒疫邪所致的感冒、痄腮、乳蛾等证;而防风通圣丸中除有疏风解表之品外,更有泻热于下之大黄、芒硝,泻火利湿之栀子、滑石,使邪得以上下分消,内外通治,故侧重于治疗外感风邪,内有蕴热所致的表里俱实之感冒、疮疡瘾疹、肠风痔瘘等病证。

  主治类同药物鉴别

①感冒。与感冒清热颗粒(解表剂)的鉴别:两药均可用于治疗感冒。防风通圣丸所治之感冒,证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俱实之症状比较明显,临证必见大便秘结,小便赤涩;感冒清热颗粒所治之感冒,亦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但临证以表证为主,里热证状亦不明显,未必见大便秘结,小便赤涩之症状。

②疮疡。与连翘败毒丸的鉴别:两药均可用于治疗疮疡。防风通圣丸所治之疮疡,多为内蕴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热毒之邪不得疏泄透达而引起,临证伴恶寒壮热,头痛口渴,便秘尿赤等表里俱实之象;而连翘败毒丸所治之疮疡,多为风热火毒蕴结,血壅气滞所致,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之象较为明显。

  防风通圣丸的临床应用

感冒 证属外感风邪,内有郁热。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头晕,目赤睛痛,口渴咽痛,胸膈痞闷,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疮疡瘾疹 证属内蕴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热毒之邪不得疏泄透达。症见恶寒壮热,头痛口渴,便秘尿赤,肌肤疮疖肿起,或见丹斑瘾疹,瘙痒难忍。

肠风痔瘘 证属风湿热邪,蕴于大肠。症见肠风下血,大便秘结不畅,或痔疾瘘疮,或痛或痒等。

  防风通圣丸的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该药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及较强的泻下作用。另外也有实验表明,本品可降低胆固醇,以及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和降压作用。

临床新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咽炎、副鼻窦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菌痢、肠痈、盆腔炎、尿路感染等,也可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荨麻疹、麻疹、湿疹、银屑病、丹毒、玫瑰糠疹、扁平疣、老年性皮肤瘙痒、斑秃、神经性皮炎、夏季皮炎、多发性疖肿、面部蝴蝶斑、酒齄鼻等,另外也有报道,该药还可用于高血压头痛、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癫狂、过敏性鼻炎、哮喘、肥胖症、瘀热经闭、习惯性便秘、风湿热痹、食蟹中毒等多种病证的治疗。

防风通圣丸(汤)的中医临床医案

 一、防风通圣汤加减治疗银屑病
本方适于风热挟实型银屑病,此型相当于西医所说的银屑病的发展期。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燥,腠理发湿,风热而挟实(或挟湿),皮损多在春夏季较多,症状较重且反复发作,冬季则皮损减轻,皮疹色红,瘙痒严重,少汗或无汗,全身布满皮损,舌质较红,舌苔黄或厚腻,脉象浮而有力。此时选用防风通圣汤加减,正契合病机,收效较好。
例1:患者,女,19岁,发病于3周前,初全身现疏稀少量点滴状斑疹,色鲜红,渐渐漫延全身呈密布片环状皮损,上覆白屑,刮去之后其下有光亮白膜并有筛状渗血点,瘙痒明显,舌质尖红,苔白厚腻,中心部黄腻,无明显口渴,大小便尚正常,脉浮有力。证属风热外袭,湿热内蕴所致,治以防风通圣汤加减。方药组成:荆芥10g,防风10g,大黄6g,麻黄5g,栀子10g,连翘10g,桔梗10g,川芎6g,当归10g,生石膏15g,滑石10g,苍术10g,土茯苓20g,白鲜皮20g,紫草6g,全蝎3g,甘草3g。选用中药免煎颗粒,每剂冲后分早晚2次服用。1周后后复诊,皮损由鲜红转为淡红色,新皮损偶有发生,瘙痒明显缓解,舌苔由黄厚腻减半,余症同前。遵效不更方,上方继服连用3周后,全身皮损已退净,再无新皮损发生,遗浅褐紫色色素沉着,舌质舌苔正常,此时风热湿实邪十除其七八,减苦寒之品,以防伤脾胃之弊,增加理气活血解郁之品,以促色素沉着之吸收消散,方药如下:荆芥10g,防风10g,连翘10g,当归10g,川芎6g,柴胡6g,白芍10g,炒白术10g,白蒺藜10g,蝉蜕10g,僵蚕10g,紫草6g,浮萍10g,土茯苓10g,白鲜皮10g,全蝎3g,丹参15g。连服4周后,皮损遗留色素沉着已吸收消退,至此临床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
 二、防风通圣汤加减治疗玫瑰糖疹
玫瑰糖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炎症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2],尽管病程自限,但其可致严重瘙痒,且可分布全身,使患者不堪痛苦。其发病皆成急性发作,春夏季多发,病因主为风热实邪合而侵犯肌肤。现有西药显效缓慢,以防风通圣汤加减治疗,可有良效。
例2:患者,女,30岁。病发已2周,现胸、颈、背、四肢满布0.5~1.5cm圆形或卵圆形斑疹,淡红或黄褐色,或有暗色,边界清楚,上覆细薄的糠秕样鳞屑,皮疹呈密集状,伴瘙痒难忍,夜难入眠,口气臭,大便干秘,2天一行,舌质尖红,苔中部厚黄腻,体壮,脉实。就诊时已用抗组胺等西药治疗2周无效。证属外有风热,内有湿热实邪。治以防风通圣汤加减,方药组成:荆芥10g,防风10g,麻黄6g,栀子10g,白芍10g,连翘10g,川芎6g,当归10g,生石膏15g,滑石10g,黄芩10g,大黄6g,土茯苓20g,白蒺藜15g,徐长卿15g,僵蚕10g,蝉蜕10g。选用中药免煎颗粒,每剂冲后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5天后复诊,全身斑疹大多消退,皮损处变成正常肤色,仍有小糠秕皮屑,述用药2天后瘙痒大减,今瘙痒已止,口臭消失,大便稀软,1天一行,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如常,皮肤有微刺紧缩感。效不更方,依上方再进5剂,即告痊愈。
   三、防风通圣汤加减治疗痤疮
青少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影响面容,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痛苦。中医认为本病属脾胃素有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形成痤疮。现在一些外用除痘药膏及抗生素内服等,效果均不理想。此时选用防风通圣汤加减治疗,恰好药证相符,尤对寻常型痤疮有良效。
例3:患者,男,23岁。1年来面部反复起红色丘疹,如米粒或黄豆大小,上有白脓头或有黑头,时有胀痛,或有轻度瘙痒,化脓破溃后局部留有硬结瘢痕,面部皮色呈紫红色或暗褐色,鼻头双颊毛孔明显扩大,头发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口唇色红,口渴饮水,大便1天一行,但不畅通,舌尖红,舌苔厚腻间黄,脉沉有力,曾多方求医效果不佳。证属肺胃湿热,上蒸面部。治以防风通圣汤加减,方药组成:荆芥10g,防风10g,麻黄6g,栀子10g,白芍10g,连翘10g,川芎6g,当归10g,生石膏15g,滑石10g,黄芩10g,大黄6g,土茯苓20g,苦参10g,浮萍20g,皂刺10g,双花20g。选用中药免煎颗粒,每剂冲后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7剂后复诊,丘疹颜色由红变暗淡,部分丘疹消退或变平,新疹偶有发生,舌苔退净,口渴缓解,大便稀软通畅,硬结稍软,面部油脂减少。效不更方,上方继服,共30剂后,面部原损害全部消退。随访半年无复发。

相关文章:

防风通圣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81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四逆汤的组成配方,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四逆汤临床医案

    导读:本文总结了四逆汤的运用原则,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出多个四逆汤的临床运用医案。之前本站也发布过多篇关于四逆汤的文章。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访问阅读。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献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

  • 加减葳蕤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加减葳蕤汤 出自《通俗伤寒论》 【组成】 生葳蕤二钱至三钱(9g) 生葱白二枚至三枚(6g) 桔梗一钱至钱半(4.5g)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3g)  淡豆豉三钱至四钱(12g)…

  • 王士雄肺肾同治法治疗阴虚痰喘

    薛某,男,63岁,成都部队后勤干部。初诊:1983年6月6日。患慢性支气管炎近30年,10年前出现肺气肿,1981年起,病情加重,气短喘促,呼吸艰难,经西医检查为较严重肺心病,曾多…

  • 白血病方剂1

    熟地、地骨皮、党参、黄精各15克,枸杞、生地各20克,知母、黄柏、丹皮、山萸肉各10克,白茅根30克,半枝莲40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证]急性白血病阴虚内热,兼气血…

  • 气溶胶剂型

    典型的无水气溶胶止汗剂由特细的收敛剂、润滑剂、悬浮剂、推进剂和香料组成。

  • 沙参麦冬汤方解及加减应用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又难以治愈的多发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包括抽烟、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同时与精神紧张、忧虑、抑郁等心理不健康因素密切相关。它可以引…

  • 名老中医中药治疗破伤风一例

    刘老治疗破伤风,每每配伍大剂量的蝉蜕于辨证方中,临床收效甚佳。 董某,男,48岁。发病已7天,因皮靴误伤右眼上睑.口约0.2cmx0.2cm,自用羊畜粪和泥土覆盖以止血。旋即颜面水…

  • 风寒感冒的症状,风寒感冒中医方剂

    风邪袭人成感冒,风寒风热要辨清。风寒发热冷更重,头痛无汗浑身疼。鼻塞喷嚏流清涕,荆防败毒葱豉灵。荆防败毒荆防风,羌独二活柴前胡。芎枳苓梗生甘草,葱豉葱白淡豆豉。 风寒感冒中医方剂 …

  • 鸡汤是感冒良药

    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们几百年前就相信鸡汤能治病,而科学家们至今才找到其中原因。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指出,鸡汤里含有几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成份。尤其是抗炎症成份,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