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温胆汤加减治疗妊娠恶阻

肝热犯胃气上逆,孕初呕吐苦酸水。脘腹胁痛多嗳气,头晕神郁弦滑脉。清热和胃降逆呕,加味温胆加减医。黄芩黄连竹茹橘,杷叶半夏生姜汁。

方药:

加味温胆汤加减:

黄芩10g 黄连6g 竹茹10g 枇杷叶10g 橘皮10g 姜半夏8g 生姜汁30滴

注:肝热犯胃,胃气上逆,故胸满呕逆。肝逆胆火亦随肝阳上逆,故呕吐苦酸,嗳气不舒,脘闷胁痛,头晕头胀,脉象弦滑。肝气不舒,失其条达,故神情抑郁等。

黄芩,黄连清肝胃之火热;竹茹、枇杷叶、橘皮、姜半夏降逆止呕,和胃清热;生姜汁止呕开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87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蛔虫方五

    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 治疗失音的中药配方

      1.治突然失音不语方歌 突然失音不能语,生姜萝卜将汁取。此方来源出普济,连服几次病即已。 注:用鲜萝卜汁1杯 生姜汁少许,混合少少咽服。此方载于《普济方》。此方之治乃痰热壅塞之…

  • 小儿蛔虫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蛔虫小儿蛔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喜食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触之腹部柔软,或可扪及虫团聚散,并可见吐蛔或便蛔,且大便干稀不调。有些患儿出现淡色白斑、巩…

  • 治疗夜啼的偏方11

    治少小中客忤,强项欲死方。取衣中白鱼十枚,为末以傅母乳头上,令儿饮之,入咽立愈,一方二枚着儿母手,掩儿脐中,儿吐下愈,亦以摩儿项及脊强处。

  • 枸橘

    枸橘;辛,苦,温。肝,胃。疏肝和胃,消积散结。

  • 小儿肠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胃不和,中焦湿热。【治法】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方名】小儿理脾和胃散。【组成】山药10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山楂10克,扁豆10克,陈皮10…

  • 厌食方九

    菜籽9克,面粉适量。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3次服用,连服3-5日。本方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兼见自汗、面白、肌肤不平等症。

  • 三七粉的作用与功效

    三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与人参同一 科属,又名田三七、参三七,主产于云南、广西。三七性温,味甘、微苦,人肝、胃经,能活血化瘀、补气止血、消肿止痛。 本文目录 1 三七粉…

  •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湿热泻26例药物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湿热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间52例小儿秋季湿热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 葛根黄芩…

  • 巧用生姜疗咳嗽

    天气变冷,老年人正气不足,最容易患伤风感冒及咳嗽。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毛病,治愈却较难,而且小毛病背后还可能有隐患。这里介绍一则小验方,治疗感冒后咳嗽有良效。取生姜一块,洗净,去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