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狐惑病

脾虚挟湿狐惑病,口咽外阴溃不收。疡面平塌或凹陷,低热缠绵倦无力。头晕头重便溏薄,小便清长足不温。情绪不稳食欲退,舌淡苔白有齿痕。益气健脾兼除湿,补中益气加味吃。参芪升麻柴胡草,白术陈皮苡当归。山药茯苓谷麦芽,砂仁泽泻枣内金。湿痰壅盛加蒌半,疡面不收木蝶勃。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味:

党参13g 黄芪15g 升麻6g 柴胡9g 甘草6g 白术10g 陈皮8g 苡仁30g 当归10g 山药15g 茯苓20g 炒谷芽8g 炒麦芽8g 砂仁5g 泽泻10g 大枣5枚 鸡内金6g

注:患病日久,脾虚气弱,或治疗中苦寒过量,致使脾阳受损,清阳不升,水湿聚留,故倦怠乏力、头晕头重、食欲减退、大便溏稀。中土既虚,虚火上承,湿热下注,故口腔、咽喉溃烂、外阴溃疡不敛、身体低热缠绵不退。脾阳亏虚,阴湿内盛,故舌淡苔白,边有齿痕,小便清长,双足不温,疡面久不收口。

党参、黄芪、升麻、柴胡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白术,陈皮健脾运中,理气生血;甘草、当归益气养血;苡仁,山药,茯苓,谷芽,麦芽,砂仁,泽泻,大枣,鸡内金健脾益胃,利湿解毒若湿盛痰壅,可加半夏10g,瓜蒌10g。溃疡面久不收敛,可加木蝴蝶10g,马勃10g。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91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髌骨软骨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经络损伤,血脉瘀阻。【治法】消瘀活血通络。【方名】软坚煎。【组成】鹿角霜10克,熟地25克,水蛭10克,甲珠10克,天丁10克,香附10克,大伸筋20克,甘草…

  • 房事昏厥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精气暴脱。【治法】益气通阳,温阳救逆。【方名】回阳汤。【组成】制附片9克,人参6克,白术3克,干姜3克,广木香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巴戟天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巴戟天是一味补肾助阳效果非常好的中药,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就经常用巴戟天来“补肾壮阳”。中国历代皇帝的寿命相对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要短。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繁忙的政务,过度操劳,以及…

  • 小儿腹泻的偏方1

    青苹果治小儿腹泻用料:青苹果1个。制法:将苹果放在火中靠熟。用法:每日吃1个。

  • 小儿夜啼的偏方1

    止啼汤药物:五倍子1。5克用法:上药加水浓煎80毫升,于睡前顿服,每天1剂。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36例均治愈。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9

  • 冬青、蒲公英治感冒

    用料:鲜冬青叶60克,蒲公英40克。制法:把冬青叶、蒲公英洗净,加水1公斤煮十分钟。用法:当茶水饮用。

  • 腰椎骨质增生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风寒湿邪乘虚外袭,侵犯筋骨,气滞血瘀,经脉闭阻,邪结瘀凝腰椎。【治法】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活血通络,消肿散结。【方名】抗骨增生饮。【组成】大独活15克,川续断…

  • 梅咳气的中医辩证疗法,治疗梅咳气的中医验方一则

    疾气交阻肝气郁,神情抑郁苔滑腻。常觉咽中异物阻,吞之不下吐不出。胸闷太息脉弦滑,解郁化痰降气逆。半夏厚朴汤加味,顺气降气解痰郁。半夏厚朴旋复花,苏梗香附苓生姜。阻感过甚加牛芳,陈皮…

  • 姜韭牛奶汁

    [原料]鲜韭菜50-150克,生姜20-30克,鲜牛奶250克。[制法]将鲜韭菜、生姜捣碎,绞取汁液,加入鲜牛奶中,加热煮沸即可。[用法]频频温服或佐餐食用。[功效]温中下气,和胃…

  • 妊娠心烦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虚火旺。【治法】养血清热汤。【方名】加味竹叶汤。【组成】白茯苓4.5克,麦门冬(去心)7.5克,黄芩3克,人参3克,竹叶5片,粳米1撮。【用法】水煎空腹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