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心脏现代名,中医悸怔喘肿属。心悸气喘和水肿,症状特征不可忽。风湿病邪犯血脉,伤及心脏病因生。

注:风湿性心脏病属中医“心悸”“怔忡”、“喘症”、“水肿”范围。以心悸,气喘,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原因多因风湿病邪,侵犯血脉,伤及心脏所致。

从中医诊断治病的总体观来看,本病虽然病在心脏,但与脾、肾均有较密切的关系。心受邪侵,耗伤阴血,血耗则心气弱,气为血帅,心气虚则血流不畅,而致气滞血瘀。心气虚则心阳亦虚,心阳虚流通输润不畅,必然会影响到脾肾阳虚。脾肾阳虚,则水湿气化失司,运化亦失职不健,进一步形成水肿,肾虚不纳气,则喘会更甚。

风湿困表内侵心,头痛发热恶风寒。心悸自汗呼吸迫,关节肿痛胸闷烦。风湿化热舌质红,苔腻脉象细滑数。祛风利湿清湿热,防己黄芪加减灵。防己黄芪苍白术,防风当归银花藤。黄柏连翘生石膏,茯苓桂枝赤白芍。皮肤若见红斑现,茜紫丹皮栀地元。

方药:

防己黄芪汤加减:

防己10g 黄芪15 苍术10g 白术10g 防风10g 当归10g 赤芍10g 白芍13g 黄柏10g 连翘20g 茯苓10g 桂枝10g 生石膏30g 银花藤30g

注:风湿困表,流注关节,故发热,微恶寒风、头痛头重,关节肿痛。风湿内侵心脏,耗伤阴血,伤及心气,故心悸气短,胸闷心烦,呼吸迫促。风湿郁而化热,故舌红苔腻,脉象细滑而数。

防己,桂枝,防风,苍术,白术祛风除湿,健脾益气,通阳强心;黄芪益气固表、升清降浊;当归,赤白芍活血补血,通络化瘀;银花藤,黄柏,连翘,生石膏清热泻火,散风清心;茯苓利湿安神、宁心定悸。

若皮肤出现红斑,可加紫草10g,茜草15g,丹皮10g,栀子10g,生地15g,元参10g以清热解毒消斑。

相关文章:

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心悸怔忡06月16日肾气丸合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浮肿,头昏眩晕医案12月19日防己黄芪汤的组成,功效与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1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菠菜粥美容法

    [组成]白米50克,菠菜适量(洗净切段)。[制法与用法]如常法煮米做粥,米熟入菠菜煮烂即可,早晨做早餐食之。[功效与应用]悦泽皮肤,光洁面容。清热嫩肤,益血气,清热润便。凡因血虚生…

  • 九味羌活汤组成,方歌方解,配伍特点,临床应用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来源】《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10g,防风6g,苍术6g,细辛2g,川芎3g,白芷3g,生地黄3g,…

  • 对失眠者的建议

    综合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自感睡眠困扰者提出以下十点建议.这些建议,只能适用于一般的轻度失眠者。如因疾病导致严重失眠,或长期睡眠困扰而患失眠者,当以进一步听从医师之论断…

  •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5

    将君子略炒,按年龄每岁每次2粒,最多每天不超过20粒,分3次服食,连服3天为一疗程。

  • 去黄褐斑验方3

    炙黄芪30克,党参24克,炒白术15克,朱茯神15克,炒枣仁12克,炙远志15克,龙眼肉15克,当归15克,蝉蜕6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

  • 中耳炎

    (耳内长期流水、流脓、胀痛)鲜韭菜汁5钱,加入明矾半钱,溶化后滴入耳内,一次1~2滴,一日2次,连用5天。

  • 《中药图谱(彩色图文版)》

    本书选取常用中药进行综合整理,按笔画分类,以中药的正名为辞目,下分别名、科目、入药部位、释名、产地、采集、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宜忌等项,依序著录。

  • 消风散的组成,方歌方解,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消风散 出自《外科正宗》 【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各6g)甘草 木通 各五分(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

  • 有损大脑的十大不良习惯

    有关专家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十大不良习惯有损大脑,大家应注意纠正:1、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2、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

  • 麦粒肿方一龙胆岑连汤

    方名:龙胆岑连汤【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多发性睑腺炎。【处方组成】龙胆草6克、川连3克、黄芩6克,枳壳3-4.5克、甘草3克,水煎服。【辨证加减】脾失健运加二陈汤、厚朴、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