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九仙散组成】2 【九仙散方歌】3 【九仙散方解】4 【九仙散主治】5 【九仙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九仙散的论述【九仙散组成】

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 阿胶 乌梅各10g 贝母5g 罂粟壳30g

【九仙散方歌】

九仙散中罂粟君,参胶梅味共为臣,款冬贝桑桔佐使,敛肺止咳益气阴。

【九仙散方解】

本方所治乃久咳伤肺,气阴两亏之证。肺主气,久咳不已,每致肺气耗散,肺虚不敛,必致久咳不愈,甚则气喘;肺外合皮毛,肺虚卫表不固,则腠理疏松,故见自汗;久咳既伤肺气,亦耗肺阴,肺阴亏损,虚热内生,炼津为痰,故痰少而黏;脉虚数,是气阴耗伤之象。治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兼以降利肺气,化痰平喘。方中罂粟壳味酸而涩,入肺经而善于敛肺止咳,用量独重,故为君药。配伍五味子、乌梅两者亦为酸敛之品,均能收敛肺气,生津养肺,可助君药敛肺止咳之功;人参益气生津而补肺,阿胶滋阴养血而润肺,可两补肺之气阴,俱为臣药。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而止咳,桔梗宣肺祛痰以止咳,贝母润肺化痰以止咳,四药合用,化痰止咳,利气平喘,故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
配伍特点
一是收敛固涩与益气养阴兼顾,但以敛涩为主;二是敛降之中寓以升宣,而以敛降为主。
运用
本方为治疗久咳肺虚,气阴耗伤之证的常用方。临床以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气虚明显者,可加黄芪、西洋参以补益脾肺之气;若阴虚明显者,可加麦冬、沙参、百合以养阴润肺。
禁忌
若虽久咳而内多痰涎,或咳嗽而外有表证者,忌用本方,以免留邪为患;且方中罂粟壳有毒,久服成瘾,故不宜多服、久服。

【九仙散主治】

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

【九仙散医案】

某女,28岁,2002年4月21日就诊。自诉:咳嗽3月余,呈痉挛性咳嗽,痰少或黏稠难咯。咽痒知有异物,体倦纳呆。胸片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证属肺气(阴)虚。处方:干白参12g,款冬花12g,桔梗12g,桑白皮18g,浙贝母12g,五味子12g,罂粟壳12g,乌梅15g。一剂而缓,二剂而渐,三剂而咳止。 (摘自《湖南中医药导报》)

【医案分析】

慢性咳嗽,“痰少或黏稠难咯.....脉细”,有阴虚。“体倦纳呆”,必有气虚,且从“舌质淡”来看,还应是以气虚为主。为什么呢?如果是以阴虚为主,舌色就应偏红或舌色正常。“咽痒”或胸骨后痒见于大多数咳嗽,少痰的更易见到。“知有异物”是因为痰太黏的原因。治可标本兼顾,益气养阴,止咳排痰,九仙散正好符合。作者用本方减阿胶(五味子、乌梅仍略可养阴),而以止咳化痰排痰药为主,数月顽疾,3剂而解,效果极为迅速。咳嗽一症,外邪不甚时,确可以敛肺止咳为主。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九仙散的论述

九仙散 三类方

固涩剂包括很多小方子。代表了气、血、精、津滑脱散失的各种情况,各类物质。第二节敛肺止咳,一般都把九仙散当三类方。为什么当三类方?有不少书里有不少的专家认为,临床像九仙散这类,对肺,敛肺,只能作为一种治法,辅助治法用在里面,作为咳来讲,往往纯虚的咳嗽很少,往往兼夹外邪,或者兼外邪,或者有病理产物,尽量的不用敛肺。所以基本上,历版教材,都有止嗽散代表一种治法,放在三类方。所以是不做讨论了。了解一下它也收敛肺气。以收敛肺气止咳为主的一种治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3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腐皮银杏粥治带下

    【原料】腐皮90克,银杏9克,大米60克。【制作】将银杏去壳、去芯后同腐皮、大米(洗净)同煮成稠粥。【用法】每日1~2次,温热食,一般服5~7次见效。【功效】敛肺定喘,收涩止带。【…

  • 胃癌方十五

    羚羊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威灵仙、黄芪各100克,大黄、木香各60克,核桃树枝、石斛、炮山甲、砂仁、山豆根、蜂房、马鞭草、地骨皮各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服1丸,…

  • 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临床医案

    酸枣仁汤属于滋养安神类方剂,由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组成。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笔者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治疗不寐等疾病时,体会到张仲景的经方大多…

  • 银翘散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连翘一两(30g)银花一两(30g)苦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18g)竹叶四钱(12g)生甘草五钱(15g)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牛蒡子六钱(18g) …

  • 不孕症方十六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芎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丹皮、香附、赤白芍各9克,桂心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排…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

    主治:急性胆囊炎。 处方:龙胆草、山栀子、柴胡、白芍、川楝子、枳壳、延胡索各10克,生大黄、黄芩各12克,茵陈15克,车前子20克,当归4.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的食用方法

    半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后人将其性味、功用、归经总结为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实践运用中,半夏通过巧妙配伍,…

  • 茵陈蒿汤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12g) 大黄二两去皮(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 炙甘草汤(复脉汤)组成配方,方歌方解,加减临床应用

    炙甘草汤(复脉汤) 《伤寒论》 【组成】 甘草四两,炙(12g) 生姜三两,切(9g) 桂枝三两,去皮(9g) 人参二两(6g) 生地黄一斤(50g) 阿胶二两(6g) 麦门冬半升…

  • 半夏泻心汤在岭南湿病中的应用

    【摘要】 岭南位于南方, 夏长冬暖, 气候炎热潮湿, 四季湿气皆盛, 由于其地理特点、气候因素以及饮食习惯, 形成了岭南地区的特征性湿病。其湿气外束肌表、内滞于脾肺, 影响脾胃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