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九仙散组成】2 【九仙散方歌】3 【九仙散方解】4 【九仙散主治】5 【九仙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九仙散的论述【九仙散组成】

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 阿胶 乌梅各10g 贝母5g 罂粟壳30g

【九仙散方歌】

九仙散中罂粟君,参胶梅味共为臣,款冬贝桑桔佐使,敛肺止咳益气阴。

【九仙散方解】

本方所治乃久咳伤肺,气阴两亏之证。肺主气,久咳不已,每致肺气耗散,肺虚不敛,必致久咳不愈,甚则气喘;肺外合皮毛,肺虚卫表不固,则腠理疏松,故见自汗;久咳既伤肺气,亦耗肺阴,肺阴亏损,虚热内生,炼津为痰,故痰少而黏;脉虚数,是气阴耗伤之象。治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兼以降利肺气,化痰平喘。方中罂粟壳味酸而涩,入肺经而善于敛肺止咳,用量独重,故为君药。配伍五味子、乌梅两者亦为酸敛之品,均能收敛肺气,生津养肺,可助君药敛肺止咳之功;人参益气生津而补肺,阿胶滋阴养血而润肺,可两补肺之气阴,俱为臣药。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而止咳,桔梗宣肺祛痰以止咳,贝母润肺化痰以止咳,四药合用,化痰止咳,利气平喘,故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
配伍特点
一是收敛固涩与益气养阴兼顾,但以敛涩为主;二是敛降之中寓以升宣,而以敛降为主。
运用
本方为治疗久咳肺虚,气阴耗伤之证的常用方。临床以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气虚明显者,可加黄芪、西洋参以补益脾肺之气;若阴虚明显者,可加麦冬、沙参、百合以养阴润肺。
禁忌
若虽久咳而内多痰涎,或咳嗽而外有表证者,忌用本方,以免留邪为患;且方中罂粟壳有毒,久服成瘾,故不宜多服、久服。

【九仙散主治】

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

【九仙散医案】

某女,28岁,2002年4月21日就诊。自诉:咳嗽3月余,呈痉挛性咳嗽,痰少或黏稠难咯。咽痒知有异物,体倦纳呆。胸片未见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证属肺气(阴)虚。处方:干白参12g,款冬花12g,桔梗12g,桑白皮18g,浙贝母12g,五味子12g,罂粟壳12g,乌梅15g。一剂而缓,二剂而渐,三剂而咳止。 (摘自《湖南中医药导报》)

【医案分析】

慢性咳嗽,“痰少或黏稠难咯.....脉细”,有阴虚。“体倦纳呆”,必有气虚,且从“舌质淡”来看,还应是以气虚为主。为什么呢?如果是以阴虚为主,舌色就应偏红或舌色正常。“咽痒”或胸骨后痒见于大多数咳嗽,少痰的更易见到。“知有异物”是因为痰太黏的原因。治可标本兼顾,益气养阴,止咳排痰,九仙散正好符合。作者用本方减阿胶(五味子、乌梅仍略可养阴),而以止咳化痰排痰药为主,数月顽疾,3剂而解,效果极为迅速。咳嗽一症,外邪不甚时,确可以敛肺止咳为主。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九仙散的论述

九仙散 三类方

固涩剂包括很多小方子。代表了气、血、精、津滑脱散失的各种情况,各类物质。第二节敛肺止咳,一般都把九仙散当三类方。为什么当三类方?有不少书里有不少的专家认为,临床像九仙散这类,对肺,敛肺,只能作为一种治法,辅助治法用在里面,作为咳来讲,往往纯虚的咳嗽很少,往往兼夹外邪,或者兼外邪,或者有病理产物,尽量的不用敛肺。所以基本上,历版教材,都有止嗽散代表一种治法,放在三类方。所以是不做讨论了。了解一下它也收敛肺气。以收敛肺气止咳为主的一种治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03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祛除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令中青年妇女烦恼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它的主要表现是面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斑,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

  • 暖肝煎方歌,加减运用

    暖肝煎 出自《景岳全书》 【组成】 当归二钱(6g) 枸杞子三钱(9g) 小茴香二钱(6g) 肉桂一钱(3g) 乌药二钱(6g) 沉香一钱(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钱(6g) 【…

  • 耳轮痛的中医治疗医案

    潘某某,女,42岁,四川名山县干部。1979年8月30日初诊。自诉:两周前因患胆囊炎,经某医院住院治疗,胆囊炎疼痛缓解后,即出现右耳耳轮疼痛,右侧头痛。头痛尚可支持,惟耳轮剧痛难忍…

  • 湿热并重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脾湿胃燥湿热重,发热尿黄色如茶。遍身金黄橘子色,清热化湿并重医。茵陈生军生栀子,秦艽白藓柴芩柏。茅根橘苓藿白术,苡仁连翘板兰根。 方药: 茵陈10g 生军3g 生栀子9g 苡仁10…

  • 踝关节扭伤的偏方

    疾病描述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病,多发病。常见踝关节骤然剧痛,尤以走路或负重时最明显。外踝下方及前下方显著压痛,局部瘀血,伤后2—4天更为明显,踝前外侧足背部肿胀,跛行或不能行走。组方:…

  • 归脾汤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不循经因气虚,反复出血周身斑。齿衄鼻衄面苍白,头晕目眩体倦疲。唇甲不华食不振,振颤多汗更心悸。经多舌淡脉细弱,动则气短心跳甚。益气摄血养心脾,加减归脾汤最宜。参茯术草木黄芪,当归…

  • 老中医自拟方治疗肝阴亏损,血不荣筋导致的手痛

    张某某,男,35岁,四川重庆市工人。1978年7月20日初诊。自诉:两手不红不肿,但疼痛不已,近年经本单位职工医院、当地医院中西医多种治疗均不愈,疼痛反加剧,端碗握筷均成问题,深感…

  • 柠檬治呃逆

    取柠檬一个洗净,浸泡在适量酒中,呃逆发作时,取出剥去皮吃柠檬,或腌柠檬1个切块,用蜂蜜拌匀食用。

  • 润肤方十一

    干鸡头实(去壳)、忍冬茎叶(金银花)、干藕各500克。将3味为片段,于甑内炊熟曝干,捣罗为末。每日食后,冬汤浸水后服5克。本方健脾延年,壮肤悦色。

  •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